加味五苓散
《幼幼集成》卷二:加味五苓散
【处方】漂白术2钱,白云苓2钱,结猪苓2钱,宣泽泻2钱,青化桂1钱,藿香梗1钱,宣木瓜1钱,西砂仁1钱。
【用法用量】生姜1片,大枣1枚,灯心10茎为引,水煎,热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二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五苓散
【处方】赤苓2钱,猪苓2钱,泽泻2钱,茅术1钱半,桂枝木(黄连水炒)1钱,青木香1钱半,滑石3钱,甘草1钱,车前仁2钱。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医统》卷十八:加味五苓散
【处方】山茵陈1钱,山栀子1钱,白术赤7分,茯苓7分,猪苓7分,泽泻7分,黄连7分,甘草3分。
【用法用量】用水2盏,加灯草10根,煎8分,食远温服。
【摘录】《医统》卷十八
《回春》卷四:加味五苓散
【处方】猪苓、泽泻、白术(去芦)、赤茯苓(去皮)、肉桂、当归、枳壳、牛膝(去芦)、木通各等分,甘草梢减半。
【制法】上锉1剂。
【用法用量】加灯心1团,水煎,空心服。
【摘录】《回春》卷四
《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加味五苓散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调下,日3服;或以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金鉴》卷五十四:加味五苓散
【处方】金铃子、白术(土炒)、泽泻、木通、茴香(炒)、赤茯苓、橘核仁、肉桂、槟榔、猪苓。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四
《杂病证治新义》:加味五苓散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本方为温化活血利水之剂。以桂枝合苓术猪泽利水,合桃仁活血通瘀,合二丑温中攻下,共奏理气活血逐水之功。
【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五苓散
【处方】白术3钱,茯苓皮3钱,猪苓2钱,泽泻1钱半,肉桂1钱,生姜皮1钱,五加皮2钱,炒远志1钱半。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顾氏医径》卷四:加味五苓散
【处方】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肉桂、木通、枳壳、槟榔、甘草、滑石、川芎、当归尾、香附。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治疹全书》卷下:加味五苓散
【处方】白术、茯苓、泽泻、猪苓、肉桂、木通、瞿麦、腹皮、滑石、甘草。
【用法用量】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普济方》卷三八六:加味五苓散
【处方】猪苓1两,赤茯苓1两,白术1两,泽泻1两,木香3钱,沉香3钱,槟榔3钱,白豆蔻1钱,缩砂仁5钱。
【制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煎樟柳、木通、灯心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济生》卷五:加味五苓散
【处方】赤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木猪苓(去皮)1两,肉桂(不见火)1两,白术1两,车前子半两。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加味五苓汤”。
【摘录】《济生》卷五
《医略六书》卷二十:加味五苓散
【处方】白术1两半(炒),厚朴1两半(制),干姜1两半,猪苓1两半,茯苓3两,泽泻1两半,肉桂1两半(去皮)。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用茵陈1钱半,水煎3钱,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寒湿内滞,脾弱不能健运,而郁遏成黄,故腹中满闷,疼痛不己焉,白术健脾元以燥湿,厚朴散腹满以除闷,干姜温中气散寒,肉桂暖营血散寒,猪苓通利三焦,茯苓渗利脾肺,泽泻通利膀胱以退黄也。使湿化寒消,则小便清利,而腹满无不退,疼痛无不除,何阴黄之足虑哉?复用茵陈汁清湿热退黄疸,且以防姜、桂之僭上也。此温中渗湿之剂,为寒邪郁湿发黄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
《会约》卷十五:加味五苓散
【处方】白术3钱,茯苓3钱,泽泻2钱,猪苓2钱,肉桂2钱。
【用法用量】半酒半水(水须顺流取之),煎就,加朴消4钱,再煎2-3沸,热服。
【摘录】《会约》卷十五
《万氏女科》卷三:加味五苓散
【处方】猪苓1钱,泽泻1钱,白术1钱,茯苓1钱,桂1钱,桃仁(去皮尖)2钱,红花2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五苓散
- 五苓散【方剂大全】
- 五苓散《备急千金要方》
- 五苓散《备急千金要方》
- 五苓散《备急千金要方》
- 五苓散《冯氏锦囊秘录》
- 五苓散《冯氏锦囊秘录》
- 五苓散《冯氏锦囊秘录》
- 五苓散《冯氏锦囊秘录》
- 五苓散《目经大成》
- 五苓散《内外伤辨》
- 五苓散《脾胃论》
- 五苓散《脾胃论》
- 五苓散《仁术便览》
- 五苓散《仁术便览》
- 五苓散《仁术便览》
- 五苓散《儒门事亲》
- 五苓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五苓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五苓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五苓散《删补名医方论》
- 五苓散《伤寒括要》
- 五苓散《伤寒寻源》
- 五苓散《伤寒寻源》
- 五苓散《时方妙用》
- 五苓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五苓散《汤头歌诀》
- 五苓散《汤头歌诀》
- 五苓散《退思集类方歌注》
- 五苓散《外科理例》
- 五苓散《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五苓散《医方考》
- 五苓散《医方考》
- 五苓散《医方考》
- 五苓散《医方论》
- 五苓散《医述》
- 五苓散《医学心悟》
- 五苓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五苓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五苓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五苓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五苓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五苓散《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五苓散《瘴疟指南》
- 五苓散方《伤寒论》
- 五苓散方《伤寒明理论》
- 五苓散方《伤寒明理论》
- 五苓散方《伤寒杂病论》
- 五苓散方《伤寒杂病论》
- 五苓散方《伤寒杂病论》
- 五苓散方《伤寒杂病论》
- 五苓散方《伤寒杂病论》
- 五苓散方《伤寒杂病论》
- 五苓散方《伤寒杂病论》
- 五苓散方《医宗金鉴》
- 五苓散方《医宗金鉴》
- 五苓散方《医宗金鉴》
- 五苓散类《退思集类方歌注》
- 五苓散证《临证实验录》
- 五苓散证《临证实验录》
- 五苓散证《医学摘粹》
- 阿艾五苓散【方剂大全】
- 阿胶五苓散【方剂大全】
- 苍附五苓散【方剂大全】
- 苍桂五苓散【方剂大全】
- 苍术五苓散《退思集类方歌注》
- 柴陈五苓散【方剂大全】
- 柴葛五苓散【方剂大全】
- 辰砂五苓散【方剂大全】
- 辰砂五苓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辰砂五苓散《退思集类方歌注》
- 辰砂五苓散《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导赤五苓散【方剂大全】
- 分利五苓散【方剂大全】
- 附子五苓散【方剂大全】
- 黄连五苓散【方剂大全】
- 茴楝五苓散【方剂大全】
- 藿陈五苓散【方剂大全】
- 加减五苓散【方剂大全】
- 金沙五苓散【方剂大全】
- 六味五苓散《冯氏锦囊秘录》
- 去桂五苓散《冯氏锦囊秘录》
- 疏风五苓散【方剂大全】
- 茵陈五苓散【方剂大全】
- 茵陈五苓散《冯氏锦囊秘录》
- 茵陈五苓散《金匮悬解》
- 茵陈五苓散《仁术便览》
- 茵陈五苓散《退思集类方歌注》
- 茵陈五苓散《医方考》
- 茵陈五苓散《医学心悟》
- 茵陈五苓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茵陈五苓散《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理中丸五苓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肾热用五苓散《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肾热用五苓散《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茵陈五苓散方《医宗金鉴》
- 柴胡茵陈五苓散【方剂大全】
- 加减局方五苓散【方剂大全】
- 五苓散(玉函)《张氏医通》
- 五苓散(玉函)《张氏医通》
- 五苓散证治一条《伤寒贯珠集》
- 太阳伤寒五苓散证《伤寒说意》
- 太阳伤寒五苓散证《伤寒说意》
- 锦囊新制加减五苓散《冯氏锦囊秘录》
- 五苓散附茵陈五苓散《医宗金鉴》
- 五苓散与参附汤加味【方剂大全】
- 麻黄汤五苓散圆通就用法《医法圆通》
- 麻黄汤五苓散圆通就用法《医法圆通》
- 五苓散证八 太阳百三十《伤寒悬解》
- 五苓散证二 太阳七十二《伤寒悬解》
- 暑:第十四五苓散合天水散《河间伤寒心要》
- 五苓散证十一 阳明六十二《伤寒悬解》
- 发黄:第二十五茵陈蒿汤调五苓散《河间伤寒心要》
- 五苓散一百 方见《伤寒·太阳》《金匮悬解》
- 太阳风寒五苓散证、(太阳入太阴去路)《伤寒悬解》
- 太阳坏病入太阴五苓散证一 太阳七十一《伤寒悬解》
- 太阳风寒五苓散证 三章 (太阳入太阴去路)《伤寒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