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味建中汤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四味建中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四味建中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四味建中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十四味建中汤
点击打开目录
《医方论》十四味建中汤
《目经大成》十四味建中汤
方剂功效分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四味建中汤

【处方】当归(去芦.酒浸.焙干)、白芍药白术(洗)、甘草(炙)、人参(去芦)、麦门冬(去心)、川芎(洗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肉苁蓉(酒浸一宿)、半夏(汤洗七次)、黄蓍(炙)、茯苓(去皮)、熟地黄(洗去土.酒蒸一宿.焙干),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荣卫不足,腑脏俱伤,积劳虚损,形体羸瘠,短气嗜卧,寒热头痛咳嗽喘促呕痰沫,手足多冷,面白脱色,小腹拘急,百节尽,夜卧汗多,梦寐惊悸小便滑利,大便频数,失血虚极,心忪面黑,脾肾久虚,饮食失亏。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剂功效分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十四味建中汤

【别名】大建中汤(《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处方】当归(去芦,酒浸,焙干)白芍药(锉)白术(锉,洗)甘草(炙)人参(去芦)麦门冬(去心)川芎(洗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肉苁蓉(酒浸一宿)半夏(汤洗七次)黄耆(炙)茯苓(去皮)熟地黄(洗去土,酒蒸一宿,焙干)各等分

【制法】上药叹咀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脾肾久虚,荣卫不足,形体羸瘦,短气嗜卧,寒热头痛咳嗽喘促呕痰沫,手足多冷,面白脱色,小腹拘急,百节尽,夜卧汗多,梦寐惊悸大便滑利,小便频数,失血虚极,心忪面黑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150毫升,去津,空腹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方剂拼音索引:s
打赏中医宝典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功效分类

建中汤

方剂功效分类

建中汤 知识

方剂功效分类

相关方剂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主治

相关中药

拼音:S 相关医书

    【中医宝典】网站地图

网站备案号:赣ICP备2025059165号-1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