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中暑烦渴,晕眩寒热。
半夏(一斤,七次汤去滑,米醋煮令透) 茯苓 甘草(生,各半斤)
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新汲水不以时服。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消毒丸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大黄(酒浸) 牡蛎(炙) 僵蚕(等分)
疫毒内郁,时成疙瘩者,此方主之。
《内经》曰∶陷脉为 ,留连肉腠。谓阳毒乘脉之虚而陷入之,便壅结而为 核,留连于肉腠之间,正此疫毒疙瘩之谓也。苦能下热,故用大黄;咸能软坚,故用僵蚕、牡蛎。
引用:《医方考》消毒丸
下载:《医方考》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治时疫疙瘩恶证。
大黄 牡蛎(烧) 僵蚕(炒,各一两)
上为末,蜜丸弹子大,新汲水化下一丸无时。
引用:《增订叶评伤暑全书》消毒丸
下载:《增订叶评伤暑全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然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