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神针灸秘传

  “太乙神针灸”是针灸学的一个学派,其特点是针灸配合、穴位配合,以药灸透入肌理,扶正祛邪,调养元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太乙”乃为尊贵之意,似为道家之辞。清朝医家高士宗曾说:“太乙者,无上之尊,优之众职环会而为贵人也”。以“太乙”名其针者,不过欲用以表明此针之效验神奇而已。

  方药组成:

  甘松3克、乳香没药各12克、牙硝1克、牛膝川乌独活12克、三棱草乌1.5克、白芷羌活1.2克、桂枝薄荷麻黄穿山甲防风杜仲、丑牛各6克,丁香樟脑各1.2克、南星、1.2克、细辛6克、降香3克、明雄、全蝎各4.5克、麝香6克、秦九6克、艾绒15克、硫磺3克。以上药物,研为细末,调匀,备用。

  制针法:将白攘纸裁定,宽约一尺见方,将艾绒15克,平铺纸上,务要均匀平整,然后将药末15克,遍掺在艾绒上面,均薄一层;继将?香末,撒于药艾上,(?香每支3克,夏季用1.5克)然后,再从纸的一边卷起,用力按实碾转,卷成棒形,直径约六分许.外涂鸡蛋清,阴干,储于干燥处备用。

  施灸法:用拇、食、中三指加持艾条,并用小指固定在被灸部位的附近,这样不仅能避免术者手腕动荡不稳,又能避免在长时间施灸的疲劳。另一种是以拇、食二指加持艾条,用中指固定在被灸部位的附近。施灸时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针后,病人应静卧片刻,以使药气周流畅达全身,直达病所,驱逐病邪。

  太乙神针的功效:

  1、扶助元气,回阳固脱。

  2、培补元气,增强体力。

  3、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4、温中逐寒,解郁散结。

  5、小儿之疾,尤为适应。

  6、妇科之疾,效果卓著。

  7、对于肠胃病风湿麻木及闪挫损伤致疾,其效果尤为明显。

  8、凡属脏腑功能低下之病证,皆宜用之。

  总之,太乙神针之功能甚多,而治病亦广,但其收效之快慢,多有病史之久暂时病情之轻重而定。病情轻,或为局部,或为新病,则其疗效为速;若病情重,或为迟延日久,或属难治之疾,则其疗效缓慢。当然,能针灸并施,则其效果更著。


缂冩垹鐝径鍥攳閸欏嚖绱扮挧顤廋P婢讹拷2025059165閸欙拷-1
閸忓秷鐭楅悽铏閿涳拷閺堫剛鐝幍鈧張澶婂敶鐎归€涚矌娓氭稑寮懓鍐跨礉婵″倹鐏夐幃銊╂付鐟曚浇袙閸愬啿鍙挎担鎾绘6妫版﹫绱濆楦款唴閹劌鎸╃拠銏㈡祲閸忔娊顣崺鐔剁瑩娑撴矮姹夋竟顐犫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