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汤

目录
《金匮要略》竹叶汤
《备怠千金要方》竹叶汤
《备急千金要方》竹叶汤
《备急千金要方》竹叶汤
《圣济总录》竹叶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竹叶汤
《妇人大全良方》竹叶汤
《妇人大全良方》竹叶汤
《妇人大全良方》竹叶汤
《备急千金要方》竹叶汤
《备急千金要方》竹叶汤
《备急千金要方》竹叶汤
《备急千金要方》竹叶汤
《备急千金要方》竹叶汤
《备急千金要方》竹叶汤
《备急千金要方》竹叶汤
《备急千金要方》竹叶汤
《仁术便览》竹叶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竹叶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竹叶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竹叶汤
《医方论》竹叶汤
《伤寒杂病论》竹叶汤
《医宗金鉴》竹叶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竹叶汤
方剂功效分类

《金匮要略》卷下:竹叶汤

【处方】竹叶20克 葛根9克 防风 桔梗 桂枝 人参 甘草各3克 附子6克 大枣5枚 生姜15克

【用法用量】上十味,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温覆使汗出

【备注】本方所治之证,属阳气不足,复感风邪所致。方中人参附子温阳益气竹叶葛根轻清宜泄;桂枝桔梗疏风解肌;甘草生姜大枣甘缓和中,调和营卫。配合同用,既可扶正,又可散邪。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方剂功效分类

《备怠千金要方》卷三:竹叶汤

【处方】竹叶15克 甘草 茯苓 人参各3克 小麦15克 生姜9克 大枣14枚 半夏9克 麦门冬15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产后虚渴,少气力。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煮竹叶、小麦,取700毫升,去滓,纳诸药更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备怠千金要方》卷三

方剂功效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竹叶汤

【处方】竹叶 小麦各15克 知母 石膏各9克 黄芩 麦门冬各6克 人参4.5克 生姜15克 甘草 栝楼根 半夏各3克 茯苓6克

【制法】上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五心热,手足烦,口干,胸中热。

【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竹叶、小麦,取800毫升,去滓,纳余药,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方剂功效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竹叶汤

【处方】竹叶(切)30克 地骨皮 生地黄(切)各15克 栝楼石膏各24克 茯神(一作茯苓)萎蕤 知母 生姜各12克 生麦门冬10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渴利虚热,引饮不止。

【用法用量】用水1.2升,下大枣10枚,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八○补。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方剂功效分类

《圣济总录》卷一○二:竹叶汤

【处方】淡竹叶 犀角木通(锉,炒)黄芩(去黑心)各30克 玄参 黄连(去须)车前子各33克芒消60克 大黄(微炒)细辛(去苗、叶)各3克

【制法】上十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肝脏实热,眼赤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方剂功效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竹叶汤

【处方】防风(去叉)黄芩 麦门冬(去心)各30克 白茯苓4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妊娠子烦,心惊胆怯,终日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50毫升,加竹叶10余片,煎至17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

方剂拼音索引:z
打赏中医宝典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功效分类

竹叶

方剂功效分类

竹叶 知识

方剂功效分类

相关方剂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主治

相关中药

拼音:Z 相关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