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柏皮汤

目录
《删补名医方论》栀子柏皮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栀子柏皮汤
《医方考》栀子柏皮汤
《伤寒括要》栀子柏皮汤
《伤寒寻源》栀子柏皮汤
《伤寒杂病论》栀子柏皮汤
《医宗金鉴》栀子柏皮汤
《医宗金鉴》栀子柏皮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栀子柏皮汤
《医学心悟》栀子柏皮汤
《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方剂功效分类

《删补名医方论》栀子柏皮汤

《删补名医方论》

伤寒身黄发热,无表里证者。

栀子(擘,十五枚) 甘草(一两) 黄柏(一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注】伤寒身黄热者,若有无汗之表,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汗之;若有成实之里,以茵陈蒿汤下之。今外无可汗表证,内无可下里证,惟有黄热,宜以栀子柏皮汤清之可也。

此方之甘当是茵陈,传写之误也。

引用:《删补名医方论》栀子柏皮汤

下载:《删补名医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退思集类方歌注》栀子柏皮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

治伤寒身黄发热者。

栀子(十五枚) 甘草(一两) 黄(二两) 水四升,煮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栀子柏皮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方考》栀子柏皮汤

《医方考》

栀子(十五枚) 黄柏(二两) 甘草(一两)

发黄身热不止,大、小便利者,此方主之。

发黄,身热不止者,阳邪未去也。大便利,故不用大黄小便利,故不用五苓。但以栀子、柏皮之苦胜其热,甘草之甘缓其势,则治法毕矣!

引用:《医方考》栀子柏皮汤

下载:《医方考》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括要》栀子柏皮汤

《伤寒括要》

栀子 甘草 黄柏

阳明身热发黄.此汤主之. 身黄者.本于湿热.去湿热之道.莫过于清膀胱.故投黄柏.直入少阴.以达膀胱之本.投栀子导水而下济.甘草入中宫.调和升降.剖别清浊.庶几直捣黄症之巢矣.

引用:《伤寒括要》栀子柏皮汤

下载:《伤寒括要》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寻源》栀子柏皮汤

《伤寒寻源》

栀子(十五枚) 甘草(一两炙) 黄柏(一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按身黄发热.热已有外泄之机.从内之外者治其内.故用栀子柏皮.直清其热.则热清而黄自除.用甘草者.正引药逗遛中焦.以清热而导湿也.

栀豉汤乃取吐之轻剂.此方之用栀子.得炙草之甘缓.黄柏之苦降.而栀子又能从中焦分解湿热.洵乎处方之妙.乃用药而不为药用者也.

引用:《伤寒寻源》栀子柏皮汤

下载:《伤寒寻源》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杂病论》栀子柏皮汤

《伤寒杂病论》

栀子十五个(劈) 甘草一两(炙) 黄柏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瘀热在里,其身必黄,麻黄连赤小豆汤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栀子柏皮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栀子柏皮汤

《医宗金鉴》

治伤寒身黄发热,无表里证者。

栀子(擘)十五枚 甘草一两 黄柏一两,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注】伤寒身黄发热者∶若有无汗之表,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汗之。

若有成实之里,以茵陈蒿汤下之。今外无可汗表证,内无可下里证,惟有黄热,宜以栀子柏皮汤清之可也。此方之甘草当是茵陈,传写之误也。

引用:《医宗金鉴》栀子柏皮汤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栀子柏皮汤

《医宗金鉴》

栀子(擘)十五枚甘草(炙)一两黄柏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按】

此方之甘草,当是茵陈蒿,必传写之误也。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注】

阳明病无汗,不以葛根汤发其汗,而以火劫取汗,致热盛津干,引饮水停,为热上蒸,故额上微汗出,而周身反不得汗也。若小便利,则从燥化,必烦渴,宜白虎汤;小便不利,则从湿化,必发黄,宜茵陈蒿汤。

【集注】

喻昌曰:阳明病,湿停热郁而烦渴有加,势必发黄,然汗出热从外越,则黄可免;小便多,热从下泄,则黄可免。若误攻之,其热邪愈陷,津液愈伤,而汗与小便愈不可得矣。误火之,则热邪愈炽,津液上奔,额虽微汗,而周身之汗与小便愈不可得矣。

发黄之变,安能免乎?

程知曰:太阳发黄,由寒郁湿,湿不得解;阳明发黄,由湿瘀热,热不得越,故宜分经论治。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发黄。

【注】

阳明病无汗,以热无从外越也。小便不利,湿不能下泄也。心中懊□,湿瘀热郁于里也。故身必发黄,宜麻黄连轺赤小汤,外发内利可也。若经汗吐下后,或小便利,而心中懊□者,乃热郁也,非湿瘀也。便□者,宜调胃承气汤下之;便软者,宜栀子豉汤涌之可也。

【集注】

方有执曰:无汗小便不利,则湿停懊□,湿停热郁,所以知必发黄也。

张璐曰:外不得汗,下不得溺,而湿热郁于胸中不得泄,势必蒸身为黄也。

阳明病,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注】

阳明经病,面合当色赤,是热邪犹怫郁在经,尚未入里而成实也,故虽不大便,不可攻之。若攻之,则怫郁在经之邪不解,必令发热色黄;若其人里燥,小便利则同燥化,当不发黄,而必大便□矣。

【集注】

方有执曰:合,应也。赤,热色也。胃热上行,面应赤色,攻则亡津液,故发热色黄,因小便不利也。

程知曰:言热在阳明之经,不可攻也。热在于经,阳气怫郁在表也,攻之则经中之热,未得表散,必发热色黄,因小便不利也。

程应旄曰:热阻于肌肤之间,故发热而小便为之不利,郁而成黄也。

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注】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小便若利,大便因□,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是阳明之热不得外越,而上蒸也。小便不利,湿膀胱也;渴饮水浆,热灼胃府也。此为湿热瘀蓄在里,外薄肌肤,故身必发黄也。茵陈蒿汤主之者,通利大、小二便,使湿热从下窍而出也。

【集注】

方有执曰:越,散也,头汗瘀热发黄注皆见太阳篇中。茵陈逐湿瘀之黄,栀子除胃家之热,大黄推壅塞之瘀,三物者,苦以泄热,泄热则黄散矣。

程应旄曰: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足征阳热之气,郁结于内而不得越,故但上蒸于头,头为诸阳之首故也。气不下达,故小便不利,府气过燥,故渴饮水浆。瘀热在里,指无汗言,无汗而小便利者属寒,无汗而小便不利者属湿热,两邪交郁,不能宣泄,故盦而发黄。解热除湿,无如茵陈、栀子清上,大黄涤下,通身之热得泄,又何黄之不散耶?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者,为阳明病也。

【注】

此太阴转属阳明证也。伤寒脉浮缓,手足热者,太阳也。今手足自温,非太阳证,是为系在太阴也。然太阴脉当沉缓,今脉浮缓,乃太阳脉也。证太阴而脉太阳,是邪由太阳传太阴也,故曰:系在太阴也。若小便自利者,则不从太阴湿化而发黄,至七、八日大便□者,则是从燥化,此为阳明也。

【集注】

程应旄曰:阳明为病,本于胃家实。胃家之实,不特三阳受邪,能致其转属阳明,即三阴受邪,亦能致其转属阳明,聊举太阴一经例之;脉浮而缓,是为表脉,然无发热、头痛恶寒等外证,而手足祗温,是邪不在表而在里。但入里有阴阳之分,须以小便别之,小便不利,湿蒸热瘀而发黄,以其人胃中原无燥气也;小便自利者,胃干便□而成实,以其胃中本有燥气也。病虽成于七、八日,而其始证却脉浮而缓,手足自温,实是太阴转属而来也。即太阴、阳明推之,少阴三大承气证,厥阴一小承气证,何非转属阳明之病哉!

魏荔彤曰:病在太阳,热为湿郁团聚于里,必有归着,既不能发黄,小便自利,则邪何归乎?不得不归之于万物所归之胃。至于七、八日,小便自多,大便自□,,而为阳明病矣。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注】

凡伤寒,无论三阴、三阳,若转系阳明,其人必有濈濈然微汗出之证,始为转属阳明也。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注】

太阳病吐之,表解者,当不恶寒,里解者,亦不恶热。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者,是恶热也。此由吐之后,表解里不解,内生烦热也。盖无汗烦热,热在表,大青证也;有汗烦热,热在里,白汤证也。吐下后心中懊□,无汗烦热,大便虽□,热犹在内,栀子豉汤证也;有汗烦热,大便已□,热悉入府,调胃承气汤证也。今因吐后,内生烦热,是为气液已伤之虚烦,非未经汗下之实烦也。以上之法,皆不可施,惟宜用竹叶石膏汤,于益气生津中,清热宁烦可也。

【集注】

张璐曰:此以吐而伤胃中之液,故内烦不欲近衣。虽显虚烦之证,较关上脉细数而成虚热,脾胃两伤者稍轻,虽不致逆,亦误吐之过也。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按】

欲食冷食之下,当有「五、六日吐之者」六字,若无此一句,则不喜糜粥,欲食冷食,与朝食暮吐之文,不相联属。且以上文一、二日,三、四日之文细玩之,则可知必有「五、六日吐之」一句,由浅及深之谓也。

【注】

太阳病不解,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是表已解也。关上脉细数,胃不和也。细者,胃气虚。数者,胃气热。证脉不和,询其故,知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病在太阳,正气未衰,吐之者,伤胃未深,故腹中知饥,口不能食也;三、四日病在阳明,胃中已热,吐之者,复伤津液,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也;五、六日病将转入阴经,正气已衰,吐之者,胃中虚冷,故朝食暮吐也,此皆医吐之所致,尚在可治。故曰:此为小逆也。

【集注】

程知曰:本太阳病,医吐之,则表邪乘虚传入阳明,伤动胃气,而关脉细数矣。

程应旄曰:阳明之气,下行为顺,上行为逆,以医吐之所致,则非脾胃本来之病,此为小逆。更勿误治,使小逆变成大逆也。

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注】

食谷欲呕,属阳明者,以胃主受纳也,今胃中寒,不能纳谷,故欲呕也。以吴茱萸

温中降逆,而止其呕可也。若得汤反剧者,此必非中焦阳明之里寒,乃上焦太阳之表热也。吴茱萸气味俱热,药病不合,故反剧也。法当从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之例治之,宜葛根加半夏汤

【集注】

方有执曰:食谷欲呕胃寒也,故曰属阳明,言与恶寒呕逆不同也。上焦,以膈言也。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注】

病人脉数,数为有热,则当消谷引食,今食而反吐者,盖以身热脉数,误为表热而发其汗,因使其人阳气微,膈气虚也。不知此脉之数,乃外邪客热之数,非胃中实热之数也,其不能消谷食而反吐者,乃胃中本虚冷故

【集注】

程知曰:此言汗后脉数吐食,当责胃之阳虚也。阳受气于胸中,发汗过多,令阳气微,膈气虚,客热外越,故脉数也。客热不能消谷而吐者,当责其胃之虚冷,若因其数而投以清胃之药,则左矣。

程应旄曰:见数脉而反吐者,数为热脉,无力则为虚脉,膈虚阳客于上,不能下温,故令胃中虚冷。热为客热,寒为真寒,究其由,祗由发汗令阳气微。然则阳气之珍重何如而可误汗乎?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注】

阳明病不能食者,为中寒,即有脉数客热,上条既戒以不可汗,此又言亦不可攻。若攻其热,则寒其胃阳,亦必作哕矣。所以然者,客热虽除,胃亦虚冷故也。以其人本来胃虚,故攻其热必哕。哕,即干呕也。

【集注】

方有执曰:攻热皆寒药,故知必哕。胃中虚以不能食言,此亦戒谨之意。

林澜曰:阳明谵语潮热,不能食者,可攻,由燥屎在内也。乃亦有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须详别之,未可便以不能食为实证也。若误攻之,热去哕作矣。然则安得以阳明概为宜下哉!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注】

此承上条不攻亦哕之义也。若其人胃中虚冷,不能食者,虽不攻其热,饮水则哕,盖以胃既虚冷,复得水寒,故哕也,宜理中汤丁香吴茱萸,温而降之可也。

【集注】

喻昌曰:表热里寒,法当先救其里,太阳经中亦用四逆汤,其在阳明更可知矣。此条比前条虚寒更甚,故不但攻其热必哕,即饮水亦哕也。

汪琥曰:若胃中虚冷不能食,饮水则水寒相搏,气逆而亦为哕矣,法当大温。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血也。

【注】

误攻饮冷,皆可致□,固矣。今趺阳胃脉浮而不大,无力而虚,则是胃虚与邪相搏,即不误下饮冷,亦令□也。若跌阳胃脉滑则为哕者,乃热气拥郁之□,非胃气虚竭之□,医何可取实责虚,以自取其咎耶!若趺阳胃脉浮而鼻中燥者,此热据荣分,荣热迫血妄行,必作衄也。世有以哕为呃逆者,不知哕即干呕也,以其有哕哕之声,故又名哕也。观今病呃逆之人,与饮冷水则气自脐下冲上,出口而作格儿格儿之声。声长时止为实,可治;声短不已者,为虚,难治。

【集注】

方有执曰:此又出趺阳脉,而以哕与衄言,皆逼汗而不得汗之所致也。咎,过愆也。

责虚,言求病于虚。取实,言反以虚为实而攻取之也。血属阴而为内守,故曰守空。

迫血,言劫汗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

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必□。

【按】

「令汗大出」四字,当是衍文。

【注】

寸口脉浮大,指六脉皆浮大也。六脉皆浮大,则非阳明按之大脉,乃太阳不按之大脉也。医反下之,此为大逆,则从前浮脉变而为无血之虚,大脉变而为胃冷之迟,虚寒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与饮冷水,其人得水寒之气,冷与虚相搏于胃中,故必□也。□者气饐结有声,即今之呃逆也。

【集注】

程知曰:言邪气在表妄下之变也。寸口浮大,而无□满藏热之证,法应发汗,若反下之,此为大逆。既经妄下,则所谓浮者,至于内空而无血;所谓大者,变为里虚而有寒,虚寒相搏,则为肠鸣。医见脉大,以为有热,饮以冷水,欲以水寒胜热而作汗,里先虚寒,又得冷水与之相搏,则冷结上焦,必至咽噎塞而气逆矣。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注】

伤寒哕而不腹满者,为正气虚,吴茱萸汤证也。哕而腹满者,为邪气实,视其二便何部不利,利之则愈也。

【集注】

成无己曰:哕而腹满,气上而不下也。视其前后有不利者,即利之以降其气,前部小便也,后部大便也。

程知曰:前部不利,后人治以五芩;后部不利,后人治以承气是也。

沈明宗曰:邪传于胃,胃气壅遏,两气相搏,气逆上冲,则为哕矣。

驹曰:伤寒至哕,非胃气败,即胃中寒。然亦有里实不通,气不得下泄,反上逆而为哕者,当详辨之。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

【注】

谵语一证,有虚有实。实则谵语,阳明热甚,上乘于心,乱言无次,其声高朗,邪气实也。虚则郑声,精神衰乏,不能自主,语言重复,其声微短,正气虚也。

【集注】

戴元礼曰:谵语属阳,郑声属阴。经曰:实则谵语,虚则郑声。谵语者,颠倒错乱,言出无伦,常对空独语,如见状。郑声者,郑重频烦,语虽谬而谆谆不已,老年人遇事则谇语不休,以阳气虚不精明也。此谵语、郑声虚实之所以不同也。二者本不难辨,但阳盛里实,与阴盛格阳,皆能错语,须以他证别之,随证施治可也。

娄全善曰:余用参、耆、归、等剂治谵语,得愈者甚多,岂可不分虚实,一概用黄连解毒、大小承气等汤以治之乎?〔按〕其所云亦郑声也。

张锡驹曰:实则谵语者,阳明燥热甚而神昏气乱,故不避亲疏,妄言骂詈也。虚则郑声者,神气虚而不能自主,故声音不正,而语言重复也。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语。

【注】

伤寒四、五日,入里之时也。脉沉而喘满,乃为在里之喘满,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则表虚也;汗出胃干,大便为难,则里实也。久则胃热炽盛,必发谵语也。

【集注】

方有执曰:越出谓枉道而出也。

张璐曰:伤寒四、五日,正邪热传里之时,况见脉沉在里之喘满,而反汗之,必致燥结谵语矣。盖燥结□语,颇似大承气证,此以过汗伤津,而不致大实大满腹痛,祗宜小承气为允当耳!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则□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语止者,更莫复服。

【注】

此详上条以明其治也。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干燥,大便必□,久则□

语,宜以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语止,慎不可更服也。

【集注】

张璐曰:多汗□语,下证急矣。以其人汗出既多,津液外耗,故不宜大下。但当略与小承气汤,和其胃气,□语自止,若过服反伤津液也。

沈明宗曰:此汗多胃燥,非同实治也。

汗出□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注】

病自汗出而□语者,以素有燥屎在胃中,此为太阳风邪之所传也,须当下之。然必须太阳之邪,已过阳明之经,而入阳明之府,乃可下之。若下之早,则里热未结,不但热去不尽,且虚其中,热乘虚而上干于心,语言必乱。此表虚汗出,里实□语,所以必待过经入府,而后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集注】

方有执曰:过经,谓宁迟迟,非谓必待十三日后也。

程知曰:此言□语不当下早也。既出汗矣而□语,则必有燥屎在胃,此当属风。风为阳邪,阳邪入里,故□语。然须六、七日乃可下之,下之早,则风邪未解于表,尽入于里,里邪燥实,语言更乱也。

阳明病,□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尔,宜大承气汤下之。

【按】

「宜大承气汤下」之句,应在「必有燥屎五、六枚」之下,始合当用大承气汤下之之义。若但便□而用大承气汤下之,殊失仲景顾虑误下、慎下之旨。

【注】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知胃中必有燥屎已结实也,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能食者,知胃将和,但大便□耳!当导之,不可下也。

【集注】

张璐曰:此以能食、不能食,辨燥结之微、甚也。潮热谵语,皆胃中热甚所致,胃热则能消谷,今反不能食,此必热伤胃中津液,气化不能下行,燥屎逆攻于胃之故,宜大承气汤,急祛亢极之阳,以救垂绝之阴。若能食者,胃中气化自行,热邪不盛,津液不致大伤,大便虽□,不久自行,不必用药,反伤其气也。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注】

下利里虚,谵语里实,若脉滑大,证兼裹急,知其中必有宿食也。其下利之物,又必稠粘臭秽,知热与宿食合而为之也,此可决其有燥屎也,宜以小承气汤下之。于此推之,可知燥屎不在大便□与不□,而在里之急与不急,便之臭与不臭也。

【集注】

汪琥曰:下利者,肠胃之疾也。若谵语,则胃家实,与厥阴无与,乃肠中有燥屎不得下也。治宜小承气汤者,此半利半结,祗须缓以攻之也。又曰:或问既下利矣,则热气得以下泄,何由而致谵语有燥屎也?答曰:此系阳明府实大热之证,胃中粕为邪所壅,留着于内,其未成□者,或时得下,其已成□者,终不得出,则燥屎为下利之根,燥屎不得出,则邪热上乘于心,所以谵语。要之此证,须以手按脐腹当必坚痛,方为有燥屎之征。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注】

上条下利谵语为可治,此条下利谵语者死。要知谵语不死于下利,而死于直视也。直视者,精不注乎目也;谵语者,神不守乎心也,已属恶候。加之喘满,阳上脱也,故曰死。下利阴下脱也,故曰亦死也。

【集注】

方有执曰:直视,精不荣于目也;谵语,神不主乎心也。喘则阳争于上,利则阴争于下,胃中土也,阴阳争夺于上下,而中气不守,故无法可治,而皆主死也。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注】

太阳病,发汗过多不解,又复重发其汗,以致气液两亡,热邪乘燥传入阳明而生□语。□语者,胃热阳也。脉短者,气衰阴也。阳病见阴脉,为阴胜于阳,故死也。若脉不短,为阴阳自和,故不死也。

【集注】

喻昌曰:方注以此为太阳经脱简,不知太阳经无□语之例,必日久而兼阳明、少阳,方有□语。故此言太阳经得病时,发汗过多,及传阳明时,重发其汗,因有亡阳而□

语之一证也。亡阳之人,所存者阴气耳,故神魂不定,而妄见妄闻,与热邪乘心之候不同。脉短则阴阳不附,脉和则阴阳未离,其生死但从脉定耳。

汪琥曰:□语者,脉当大实或洪滑,为自和。自和者,言脉与病不相背也,病虽甚不死。若谵语脉短,为邪热盛,正气衰乃阳证见阴脉也,无法可施。

发汗多,亡阳□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注】

此又承上条以出其治也。谵语者,属阳明热实,可下之证也。若发汗过多,大亡气液而发谵语者,乃津枯致燥之谵语,非热甚内实之谵语,不可下也。里有热,宜白虎加人参汤。表不解,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也。

【按】

发汗过多,亡阳□语,以无大便□满痛,故不可下;以无身寒汗出恶寒,故不可温。

于此可知发太阳汗出过多致谵语者,必无发热汗出恶寒也。发阳明汗出过多致谵语者,必有潮热恶热不大便也。此则发少阳汗多致谵语者,即论中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是也。然舍小柴胡汤别无治法,若祗用柴胡又恐升散,非亡阳所宜,故合桂枝和其荣卫,通其津液自可愈也。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按】

续浮之「浮」字,当是「弦」字,始与文义相属,则可与小柴胡汤。若俱是「浮」字,则上之浮,既宜用小柴胡汤,下之浮,又如何用麻黄汤耶?

【注】

中风传阳明,病太阳未罢,脉当浮缓。今脉弦浮大,弦,少阳脉也;浮,太阳脉也;大,阳明脉也,脉既兼见,证亦如之。腹满,太阳阳明证也;□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快,少阳证也;鼻干,阳明证也;不得汗,太阳证也;嗜卧,少阴证也;面目悉黄,太阴证也;小便难,太阳府证也;潮热,阳明里证也;哕逆,胃败证也;耳前后肿,少阳证也;短气,气衰证也,凡仲景立法无方之条,皆是此等阴阳错杂,表里混淆之证,但教人俟其病势所向,乘机而施治也。故用刺法,待其小差,若外病不解,已成危候。如过十日,脉续弦不浮者,则邪机已向少阳,可与小柴胡汤和之,使阳明之邪从少阳而解。若脉但浮不大,而无余证者,则邪机已向太阳,当与麻黄汤汗之,使阳明之邪从太阳而解。若已过十余日,病势不减,又不归于胃而成实,更加不尿腹满哕甚等逆,即有一、二可下之证,胃气已败,不可治也。

【集注】

程知曰:此条全是表证未解,而无汗出燥渴之证,故不可用白虎。虽有潮热,而无□

满谵语濈濈汗出之证,故不可用承气。不如俟气之自回,犹可渐引其邪从外出也。

程应旄曰:此条证以「不得汗」三字为主,故酌量于柴胡麻黄二汤间,以通其久闭,总是要得汗耳!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抟,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注】

脉浮而芤,浮为阳盛,芤为阴虚。阳盛则发热,阴虚则汗出,二者相抟,则胃气生热愈盛,胃中津液立亡。其阳则绝者,言阳亡津液绝也。

【集注】

方有执曰:浮为气上行,故曰阳;芤为血内损,故曰阴。胃中生热者,阴不足以和阳,津液干而成枯燥也。

张璐曰:此言脾约当下不下,则浮涩转为浮芤,津液竭而难下矣。其阳则绝,即阳绝于里,亡津液之互辞也。

赵良曰:胃中阳热亢甚,脾无阴气以和之,孤阳无偶,不至燔灼竭绝不止耳。

沈明宗曰:此辨阳明津竭之脉也。浮为邪气强,芤为阴血虚,阳邪盛而阴血虚,为浮芤相抟,胃气生热,故曰:其阳则绝。即亡津液之互词也。若见此脉,当养津液,不可便攻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注】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而小便利,是寒气内攻也;至二、三日呕而咳,寒邪上逆也;手足厥者,寒气见于四肢也;气上逆,则咳而苦头痛矣。若不咳、不呕、不厥,则头不痛。此证之头痛者标也,咳逆手足厥者本也。

【集注】

程知曰:无汗小便利,呕咳肢厥头痛,曷不谓太阳病?盖初起无头痛诸表证也,此头痛是二、三日后呕咳而厥所致,非因头痛致呕咳而厥也。呕、咳二证,太阳、少阳俱有之,其表证未解,则属太阳病;其寒热往来者,则谓之少阳病也。厥,则厥阴有之,但无呕与咳也。

张璐曰:阳明无汗,呕咳手足厥者,得之荣卫俱伤而邪入深也。然小便利,则邪不在内而在外,不在下而在上,故知必苦头痛,仍宜小青龙主之。若不呕、不咳、不厥而小便利者,邪必顺水道而出,岂有逆攻巅顶之理哉!

林澜曰:须识阳明亦有手足厥证,胃主四肢,中虚气寒所致也。然头苦痛而咳,自与阴寒但厥者异矣。此类数条最为难解。

吴人驹曰:呕咳手足厥头痛,皆由反无汗之故也。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注】

阳明病,当恶热不恶寒,若从伤寒传来,则不能食,今从中风传来,故能食也。伤寒挟寒邪,则有头痛证,今中风挟风邪,则有头眩证,理固然也。寒邪属阴,若兼饮则咳而呕,今不呕而咽痛,则以风属阳邪,风病则兼火,故咳而咽痛,以类相从也。

【集注】

方有执曰:眩风旋而目运也,风故不恶寒能食。咳,逆气也。咽门,胃之系也。胃热而气逆攻咽,则咳而咽伤也。

程知曰:阴邪下行,故无汗而小便利;阳邪上行,故不恶寒而头眩。寒则呕不能食,风则能食;寒则头痛,风则咽痛,是风寒入胃之辨也。

程应旄曰:阳明以下行为顺,逆则上行,故中寒则有头痛证,中风则有头眩证。以不恶寒而能食,知其郁热在里也。寒上攻能令咳,其咳兼呕,故不能食而手足厥;热上攻亦令咳,其咳不呕,故能食而咽痛,以胃气上通于肺,而咽为胃府之门也。夫咽痛惟少阴有之,今以咳伤致痛,若不咳则咽不痛,况更有头眩不恶寒之证,益可辨其为阳明之郁热也。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注】

病人有寒,谓胃中寒也。复发汗,谓汗而复汗也。胃寒复汗,阳气愈微,胃中冷甚,蛔不能安,故必吐蛔也,宜理中汤送乌梅丸可也。

【集注】

程应旄曰:汗生于谷精,胃中阳气所酿也。有寒复发汗,知胃阳不复存于内矣,蛔何能安?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按】

必吐下不止之「下」字,当是衍文。

【注】

此承上条误而又误,必变而成逆也。胃中虚冷,本因误汗,水药不得入口,入口即吐而为逆也。若更发其汗,则胃逆益甚,不能司纳,不特水药入口方吐,且必无时而不吐逆也。

【集注】

成无己曰: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之吐逆。发汗亡阳,胃中虚冷也;若更发汗,则愈损阳气,胃气大虚,故吐不止。

程应旄曰:发汗后见此者,由未汗之先,其人已是中虚而寒,故一误不堪再误也。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注】

阳明病,脉浮而迟,浮主表热,迟主里寒。今其证下利清谷,则为里寒太甚,法当温之,宜四逆汤主之。

【集注】

汪琥曰:阳明经病,脉当从长,今脉但浮,此在表之热凝也。腑病脉当从数,今脉过迟,此在里之寒甚也,故见下利清谷。其所利之谷食,色不变气不臭,即完谷不化也,此里寒已极,故与四逆汤也。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注】

凡阳明病,无论在经在府,必乘其旺时而解,申、酉、戌,阳明旺时也。经气旺,则邪气自退,故解也。

【集注】

张志聪曰:经云:日西而阳气衰,阳明之所主也。从申至戌上,乃阳明主气之时,表里之邪欲出,必随旺时而解。

音切奄音厌趺音夫抟音团屎音摸音莫捻音聂蘸庄陷切挺庭上声绕音扰愦占对切怵□律切疸音旦瘕匣牙切漱音瘦轺时饶切蘖音伯潦郎到切沸音芾尿同溺转株恋切□音噎蛔音回

引用:《医宗金鉴》栀子柏皮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栀子柏皮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栀子 炙草 柏皮

脾湿夹热则发黄。栀子柏皮清热以行湿,炙草补中以培土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栀子柏皮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学心悟》栀子柏皮汤

《医学心悟》

伤寒发热,头汗出,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郁热在里,必发黄。宜此栀子(三钱) 甘草(炙,一钱) 黄柏(二钱

水煎服。

引用:《医学心悟》栀子柏皮汤

下载:《医学心悟》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拼音索引:z
资助中医宝典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功效分类

柏皮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功效分类

栀子

方剂功效分类

相关方剂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主治

相关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