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小青龙汤
《备急千金要方》小青龙汤
《备急千金要方》小青龙汤
《备急千金要方》小青龙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青龙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青龙汤
《删补名医方论》小青龙汤
《时方妙用》小青龙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青龙汤
《汤头歌诀》小青龙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小青龙汤
《医方考》小青龙汤
《医方论》小青龙汤
《伤寒论》小青龙汤
《伤寒明理论》小青龙汤
《伤寒寻源》小青龙汤
《伤寒杂病论》小青龙汤
《伤寒杂病论》小青龙汤
《伤寒杂病论》小青龙汤
《伤寒杂病论》小青龙汤
《目经大成》小青龙汤
《冯氏锦囊秘录》小青龙汤
《医述》小青龙汤
《医宗金鉴》小青龙汤
《医宗金鉴》小青龙汤
《医宗金鉴》小青龙汤
《医宗金鉴》小青龙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青龙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青龙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青龙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青龙汤
《医学心悟》小青龙汤
《奇效良方》小青龙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青龙汤
《伤寒论》小青龙汤
方剂功效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小青龙汤

《备急千金要方》

咳逆倚息不得卧(方见第九卷伤寒上。)

小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桂苓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方∶

茯苓(四两) 桂心 甘草(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苓甘五味姜辛汤以治其咳满方∶

茯苓(四两) 甘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者,以细辛、干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纳半夏,以去其水。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半夏汤方∶

半夏 五味子(各半升) 茯苓(四两) 细辛 干姜 甘草(各二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应用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纳麻黄,纳杏仁、茯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仁 半夏 五味子(各半升) 茯苓(四两) 细辛 干姜 甘草(各三两)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若逆而纳麻黄,其人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利之。芩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大黄 细辛 干姜 甘草(各三两) 茯苓(四两) 杏仁 半夏 五味子(各半升)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咳而上气肺胀,其脉浮,心下有水气胁下痛引缺盆,设若有实者必躁,其人常倚伏,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方∶

石膏 干姜 桂心 细辛(各二两) 麻黄(四两) 芍药 甘草(各三两) 半夏(半升)五味?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下药,煮取二升半,强者服一升。羸者减之,小儿服四合。(仲景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外台》同)。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小青龙汤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小青龙汤

《备急千金要方》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小青龙汤主之(方见本卷咳嗽篇中。)(范汪用大青龙汤)。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小青龙汤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小青龙汤

《备急千金要方》

霍乱呕吐方(见九卷伤寒上)。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小青龙汤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小青龙汤

《备急千金要方》

治伤寒表未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痢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方。

桂心 麻黄 甘草 干姜 芍药 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十里许复服之。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痢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大熬令赤色。若噎加附子一枚。若小便不利小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数用神效。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小青龙汤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青龙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治伤寒,表未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满而喘者。

麻黄(去节) 细辛(去) 干姜(炮) 甘草(炙) 桂心 芍药(各三两) 半夏(汤去滑)五味子(各二两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八分,去滓,食前温服。噎者,去麻黄,加熟附子一钱;若小便不利,小腹满者,加茯苓一钱;喘者,加杏仁七枚,去皮尖。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青龙汤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青龙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治溢饮、支饮,倚息不得卧,及喘满者。

麻黄(去节汤) 芍药 细辛 桂心 干姜(炮) 甘草(炙,各三钱三字) 五味子(二钱) 半夏(汤洗七次,三钱)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空腹服。渴者,去半夏,加栝蒌三钱三字;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子大,炒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小便不利者,去麻黄,加茯苓半两;喘者,去麻黄,加杏仁三钱三字;咳而上气,肺胀,其脉浮,心下有水气者,胸中痛引缺盆,加石二钱半研。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青龙汤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删补名医方论》小青龙汤

《删补名医方论》

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及杂病肤胀、水肿证,用此发汗而利水。

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炙,三两) 干姜(二两) 半夏(洗,半升) 桂枝(三两) 细辛(三两)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者,去半夏加括姜根三两,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炮)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去皮尖)半升。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如鸡子(熬令赤色)。

【按】“加荛花如鸡子,熬令赤色”,此必传写之讹。盖《本草》芜花即芫花类也,用之攻水,其力甚峻,五分可令人卞行数十次,岂有治停饮之微利,而用鸡子大之荛花者乎?当改加茯苓四两。

【注】太阳停饮有二∶一中风,表虚有汗五苓散证也;一伤寒,表实无汗小青汤证也。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泥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也,有喘者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与水俱从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收肺气,以敛耗伤之气,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少腹满,俱去麻黄,远表以就里也。加附子以去噎散寒,则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则微利少腹满可除矣。此方与越婢汤同治水饮溢于表,而为肤胀、水肿,宜发汗外解者,元不随手而消。越婢治有热者,故方中君以石膏以散阳水也。小龙治有寒者,故方中佐以姜、桂以消阴水也。

引用:《删补名医方论》小青龙汤

下载:《删补名医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时方妙用》小青龙汤

《时方妙用》

麻黄(去根节) 白芍 干姜(不炒.)甘草 桂枝(各二钱) 半夏(三钱) 五味子(一钱) 细辛

水三杯半.先煮麻黄至二杯半.去沫.纳诸药.煎八分.温服.

○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钱五分.)

○小便不利.小腹痛满.去麻黄.加茯钱.)

○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二十一枚.

○按论云.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芫花.今芫花不常

引用:《时方妙用》小青龙汤

下载:《时方妙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青龙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嗽微喘。又治溢饮,身体疼重,不得安卧;或因形寒饮冷,内伤肺经,咳嗽喘急呕吐涎沫,并宜服之。

干姜(炮) 细辛(去叶) 麻黄(去节、根) 肉桂(去粗皮) 芍药 甘草(锉,炒,各三

上将七味为粗末,入半夏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

引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青龙汤

下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汤头歌诀》小青龙汤

《汤头歌诀》

(仲景)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太阳表证未解,心下有水气者用之。或喘或咳,或呕或哕,或渴或利,或短气,或小便秘,皆水气内积所致。)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干姜、麻黄、桂枝、芍药(炒)、炙草、细辛各二两,半夏、五味子各半升。桂枝解表,使水从汗泄;芍药敛肺,以收喘咳;姜、夏、细辛润肾行水,止渴呕,亦表里分消之意。〕

引用:《汤头歌诀》小青龙汤

下载:《汤头歌诀》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退思集类方歌注》小青龙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

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干呕,发热不渴,或渴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并治溢饮,身体重痛,肌肤悉肿。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 桂枝(各三两) 半夏 五味子(各半升) 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此方有加减法,另详余所着《古方余论》中。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小青龙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方考》小青龙汤

《医方考》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三两,洗净) 芍药(三两,炒) 五味子(半斤,炒) 半夏(半升,泡) 北细辛(去土) 甘草(生) 干姜(各三两)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或咳,或噎,或喘,小青龙汤主之。

表不解者,头痛、发热、身疼尚在也。伤寒曾渴。饮水过多,故心下有水气。有声无物,谓之干呕,名曰水气,则有形之水已散,但无形之气仍在,故无物可吐而但有声。或咳,或麻黄、桂枝、甘草,发表邪也;半夏、细辛、干姜,散水气也;芍药所以和阴血,五味所以收肺气。

引用:《医方考》小青龙汤

下载:《医方考》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方论》小青龙汤

《医方论》

麻黄(去节) 桂枝 芍药(酒炒) 细辛 甘草(炙)干姜三两 半夏 五味子半升

此方全为外有风、内水而设。所以不用石膏者,因水停胃中,不得复用石膏以益胃之寒。故一变而为辛散,外去风而内行水,亦名曰青龙者,亦取发汗,天气下为雨之义也。

引用:《医方论》小青龙汤

下载:《医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论》小青龙汤

《伤寒论》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 芍药三两(味酸微寒) 五味子半升(味酸温) 干姜三两(味辛热)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半夏半升(汤洗,味辛,微温) 细辛三两(味辛温)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引用:《伤寒论》小青龙汤方

下载:《伤寒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明理论》小青龙汤

《伤寒明理论》

青龙肝木之两歧.而主两伤之疾.中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则为荣卫之两伤.故以青龙汤主之.伤寒表不解.则麻黄汤可以发.中风表不解.则桂枝汤可以散.惟其表且不解.而又加之心下有水气.则非麻黄汤所能发.桂枝汤所能散.乃须小青龙汤.始可祛除表里之邪气尔.麻黄味甘辛温.为发散之主.表不解.应发散之.则以麻黄为君.桂味辛热.甘草味甘平.甘辛为阳.佐麻黄表散之.用二者所以为臣.芍药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温.二者所以为佐者.寒饮伤肺.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药五味子为佐.以收逆气.干姜味辛热.细辛味辛热.半夏味辛微温.三者所以为使者.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以干姜细辛半夏为使.以散寒水逆气.收寒水.散津液.通行汗出而解矣.心下有水气散行.则所传不一.故又有增损之证.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水蓄则津液不行.气燥而渴.半夏味辛温.燥津液者也.去之则津液易复.栝蒌根味苦微寒.润枯燥者也.加之则津液通行.是为渴所宜也.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水气下行.渍入肠间.则为利.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麻黄专为表散.非下利所宜.故去之.芫花味苦寒.酸苦为涌泄之剂.水去利则止.芫花下水.故加之.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经曰.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溏.又曰.病患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噎为胃气虚竭.麻黄发汗.非胃虚冷所宜.故去之.附子辛热.热则温其气.辛则散其寒.而噎者为当.两相佐之.是以祛散冷寒之气.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水蓄在下焦不行.为小便不利.少腹满.凡邪客于体者.在外者可汗之.在内者下之.在上者可涌之.在下者可泄之.水蓄下焦.渗泄可也.发汗则非所当.故去麻黄.而茯苓味甘淡.专行津液.内经曰.热淫于内.以淡渗之.渗溺行水.甘淡为所宜.故加茯蓄.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喘为气逆.麻黄发阳.去之则气易顺.杏仁味甘苦温.加之以泄逆气.匮要略曰.其形肿者.故不内麻黄.乃内杏子.以麻黄发其阳.故喘逆形肿.标本之疾.加减所同.盖其类矣.

麻黄(君三两去节) 甘草(臣三两炙) 桂枝(臣三两去皮) 芍药(佐三两)五味子(佐半升) 北细辛(佐三两) 干姜(使三两) 半夏(使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引用:《伤寒明理论》小青龙汤方

下载:《伤寒明理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寻源》小青龙汤

《伤寒寻源》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二两) 甘草(二两炙) 桂枝(三两) 半夏(三两洗) 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此治太阳寒水之法也.虽同名青龙.却与大青龙主治迥别.太阳表邪不解.与阳热相搏.宜大青龙发之.太阳表邪不解.与寒饮相格.宜小青龙逐之.经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此为小青龙的对之证.故方中用麻黄桂枝细辛之属.以散寒而解表.用半夏干姜五味之属.以蠲饮而降逆.复以芍药甘草.两和表里.但表里错杂之邪.病出恒不一致.若微利者.水已下趋.故去麻黄.加芫花.顺其势以导之也.若渴者.寒已化热.故去半夏.加栝蒌根.反其用以治之也.若噎者.寒格上焦也.故去麻黄.加附子以散寒.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水蓄下焦也.故去麻黄.加茯苓以利水.若喘者.水邪射肺也.故去麻黄.加杏仁以下肺气.此方本不至发汗.故或用麻黄.或去麻黄.皆相表里证之轻重.而为加减之圆机活法也.

按大青龙发汗以除阳热.犹龙之乘云上天而布甘霖.小青龙逐水以散阴寒.犹龙之翻逐浪而归江.制方之妙.亦犹龙之变化而不可测乎.

引用:《伤寒寻源》小青龙汤

下载:《伤寒寻源》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杂病论》小青龙汤

《伤寒杂病论》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若小便不利,少服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见上卷)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小青龙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杂病论》小青龙汤

《伤寒杂病论》

麻黄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桂枝三两 半夏半升 五味子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渴去半夏,加括萎根三两;若微利,若嘻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若其人絷絷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小青龙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杂病论》小青龙汤

《伤寒杂病论》

麻黄三两 甘草三两(炙)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 细辛三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者,此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小青龙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杂病论》小青龙汤

《伤寒杂病论》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右八味,一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引用:《伤寒杂病论》小青龙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目经大成》小青龙汤

《目经大成》

桂枝 芍药 甘草 麻黄 大 五味 半夏 细辛 干姜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或噎,或喘,此方主之。

表不解者,头痛、发热、身疼尚在也。发热必渴,饮水过多,水形已散,水气长存,格于心下,水寒射肺,故无物可吐而但有声,曰干呕。或咳、或喘、或唾,皆此故也。爰用麻黄、桂枝、甘草发其表邪,半夏、细辛、干姜散其水气,芍药敛阴,五味收耗。名曰青龙,取东方木神伏邪之义。又龙兴则云升雨降,品物咸亨。

引用:《目经大成》小青龙汤

下载:《目经大成》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冯氏锦囊秘录》小青龙汤

《冯氏锦囊秘录》

治伤寒表热未罢,心下有水气,干呕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喘,小腹满,小便不利,短气不得卧。

麻黄(去节) 桂枝 芍药(酒炒) 细辛 甘草(炙) 干姜(各三两) 半夏 五味子(半升) 每服五钱,姜水煎服。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小青龙汤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述》小青龙汤

《医述》

小青龙,小柴胡,俱是两解表里之剂。小青龙重在里证;小柴胡重在表证。故青龙加减,麻黄可去;柴胡加减,柴胡独存。盖小青龙重在半里之水,小柴胡重在半表之热也。

○小青龙与小柴胡,俱为枢机之剂,故皆设或然证,因各立加减法。盖表证既去其半,则病机偏于向里。故二方之证多属里,仲景多用里药,少用表药。未离于表,故为解表之小方。然小青龙主太阳之半表里,尚用麻黄、桂枝,还重视其表;小柴胡主少阳之半表里,只用柴胡、生姜,但微解其表而已。此缘太、少之阳气不同,故用表药之轻重亦异。

○小青龙设或然五证,加减法内即备五方。小柴胡设或然七证,即具加减七方。此仲景法中之法,方外之方。

○小青龙与五苓,同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在。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故大利其水,而微发其汗,是为水郁折之也;小青龙治水之动而不居,故备举辛温以散水,并用酸苦以安肺,培其化源也。(柯韵伯)

引用:《医述》小青龙汤

下载:《医述》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小青龙汤

《医宗金鉴》

麻黄(去节)三两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甘草(炙)三两细辛三两桂枝三两半夏(汤洗)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集解】

尤怡曰:大青龙合桂麻而去芍药加石膏,则水气不甚而挟热者宜之。倘饮多而寒伏,则必以小青龙为当也。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注】

弦为诸饮之诊,然专主者肝也。水在肝部,则病悬饮,故脉沉弦也;水在肺部,则病支饮,故脉不弦也。喘欬短气,肺饮证也;□下引痛,肝饮证也。今亦不见□下引痛之肝证,但见苦喘短气之肺证,故曰:肺饮不弦也。

【集注】

□曰:弦为肝脉,故肺饮不弦,苦喘短气,肺邪迫塞也,前云欬逆倚息短气为支饮是也。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注】

支饮水在肺之病,故亦喘而不能卧,短气也。其脉平,谓见肺之平脉,或浮、或涩、或短,此详申上条不弦之义也。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以明其治也。喘欬不能卧,短气不得息,皆水在肺之急证也,故以葶苈大枣汤,直泻肺水也。

【集注】

沈明宗曰:此支饮偏溢于肺也。支饮贮于胸膈,上干于肺,气逆则呼吸难以通彻,故不得息。然急则治标,所以佐大枣之甘以保脾,葶苈之苦以泄肺,俾肺气通调,脾得转输,为峻攻支饮在肺之方也。

尤怡曰:不得息,肺满而气闭也,葶苈入肺,通闭泄满。用大枣者,不使伤正也。

葶苈大枣汤方(见肺痈中)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茷芩芒硝汤主之。

【注】

支饮则喘满不得息,水在胸肺也,更兼心下痞坚,则水盘结连引膈间,故曰:膈间支饮也。面色黧黑,水邪深结之色也。其脉沉紧,水邪深结之脉也。水邪深结,故有喘满痞坚之证也。得之数十日,医或吐之不愈者,是水邪不单结在上,故越之而不愈也。或下之不愈者,是水邪不单结在下,虽竭之亦不愈也。心下痞坚,饮结在中可知,故以木防己汤开三焦水结,通上中下之气。方中用人参以吐下后伤正也。故水邪虚结者,服之即愈。若水邪实结者,虽愈亦复发也,即复与前方亦不能愈,当以前方减石膏之寒凝,加芒硝峻开坚结,加茯苓直输水道,未有不愈者也。

【集注】

李□曰:喘满痞坚,膈间支饮逆上也。面黑者,饮属北方水色也。脉沉为饮,紧为寒,皆阴脉,以水饮禀阴寒之气也。吐下俱行不愈,则阴阳之气俱虚,木防己补虚散

饮,虚者受补即愈。实者饮邪固结不解,故复发不愈,乃寒气凝聚未解,故去石膏,恐寒胃也。加茯苓淡以渗饮,硝咸以软坚。

引用:《医宗金鉴》小青龙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小青龙汤

《医宗金鉴》

(见肺痈中)

引用:《医宗金鉴》小青龙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小青龙汤

《医宗金鉴》

麻黄(去节)三两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甘草(炙)三两半夏(洗)半升桂枝三两细辛三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加减法: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

【按】

加荛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此必传写之误。盖本草荛花、即芫花类也。用之攻水,其力甚峻。五分可令人下行数十次。岂有治停饮之微利,而用鸡子大之荛花者乎?似当改加茯苓四两。

【方解】

太阳停饮有二:一中风有汗为表虚,五苓散证也;一伤寒无汗为表实,小青龙汤证也。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滞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也,有喘者,仍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之。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与水俱得从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收肺气,以敛耗伤之气。若渴者,去半夏加花,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少腹满,俱去麻黄,远表而就里也。加附子以散寒,则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则微利止,少腹满可除矣。此方与越婢汤同治水饮溢于表,而为腹胀水肿,宜发汗外解者,无不随手而消。越婢治有热者,故方中君以石膏,以散阳水也;小青龙治有寒者,故方中佐以姜桂以散阴水也。

【集解】

柯琴曰:两青龙俱治有表里证,皆用两解法。大青龙是里热,小青龙是里寒,故发表之药相同,而治里之药则殊也。此与五苓同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然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故专渗泻以利水,而微发其汗,使水从下而去也;此方治水之动而不居,故备举辛温以散水,而大发其汗,使水从外而出也。仲景发表利水诸法,精义入神矣。

赵良曰:溢饮之证,『金匮』云:当发其汗,小青龙汤治之。盖水饮溢出于表,荣卫尽为之不利,必仿伤寒荣卫两伤之法,发汗以散其水,而后荣卫行,经脉通,则周身之水可消,必以小青龙汤为第一义,于此可类推矣。

伤寒,心中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

主之。

【按】

「小青龙汤主之」六字,当在发热不渴之下,始与服汤已渴者之文义相属。岂有寒去欲解,而更服小青龙汤之理乎?

【注】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此为外伤寒邪,内停寒饮,宜以小青龙汤

两解之。服汤汗解已后渴者,乃已汗寒去内燥之渴,非未汗饮停不化之渴,故曰:寒去欲解也。当少少与水饮之,以滋其燥,令胃和自可愈也。

【集注】

成无己曰: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也。发热不渴者,表证未罢也。与小青龙汤发表散

水,服汤已渴者,里气温,水气散,为欲解也。

方有执曰:发热不渴,寒胜也,故以服汤已而渴,为寒去欲解,大意与上条相彷,故治亦同。

程知曰:此明水寒未解,治宜小青龙也。心下有水气,寒在膈上也。故喘咳,发热不渴,服汤已而渴,则水寒解矣。此解水气之法,当用小青龙,非谓解后仍用小青龙也。

张璐曰:风寒挟水饮,为病在表者,故不渴。服汤后而渴者,是为寒去津伤欲解之征,所以虽渴而不必服药,但当静俟津回可也。咳而微喘,为水饮上逆。今水去而渴,与水逆而渴不同。世本小青龙汤主之在寒去欲解也之下,错简也。

汪琥曰:上条云渴,是未服汤而渴,乃水停津液不化而渴;此条云渴,是服汤已而渴,乃汗后津液既亡而渴。渴既不同,岂可仍用上药小青龙主之?当在服汤已之上可知。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注】

发汗当于未下之先。今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者,表里皆虚也。所以然者,以下之失宜,则内守之阳虚,故脉微细也。以汗之失宜,则外固之阳衰,故振寒也。

【集注】

郑重光曰:治伤寒先汗后下,此定法也。若下后外邪不尽,不得已而复汗之,邪虽去而内外俱虚,是以脉细振寒,所伤滋大矣。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互详脉证,以出其治也。既下之以虚其里,复发汗以虚其表,阴阳两虚,阳无所附,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是内无阳证也;无表证,身无大热,脉沉微,是外无阳证也。表里无阳,内外俱阴,惟有昼日烦躁不得眠,一假阳证,则是独阴自治于阴分,孤阳自扰于阳分,非相胜乃相离也,故以干姜附子汤,助阳以配阴。盖以阴虽盛而未相格,阳气微而自不根据附也。

【集注】

喻昌曰:上条但言振寒及微细之脉,未定所主之病,以虚证不一也。然振寒脉微细,阳虚已见一班,设昼日烦躁不得眠,其为虚阳扰乱可知;夜反安静,不呕不渴,则虚阳扰乱不兼外邪可知。脉沉微,身无大热,则烦躁,为亡阳之诊,干姜附子在所必需。由此而推,日中安静,夜而烦躁,则为阴病而阳不病,又可知矣。

程应旄曰: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虚阳扰乱,外见假热也。夜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阴气独治,内系真寒也。宜干姜附子汤,宜从阴中回阳,不当于昼日烦躁,一假热证疑也。

引用:《医宗金鉴》小青龙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小青龙汤

《医宗金鉴》

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痢,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及杂病肤胀,水肿证,用此发汗而利水。

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炙)三两 干姜二两 半夏(洗)半升 桂枝三两 细辛三两,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炮)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去皮,尖)半升。若微痢者,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熬令赤色)。

【按】「加荛花如鸡子,熬令赤色」,此必传写之讹。盖本草荛花即芫花类也,用之攻水,其力甚峻,五分可令人下行数十次,岂有治停饮之微痢,而用鸡子大之荛花者乎?当改加茯苓四两。

【注】太阳停饮有二:一中风,表虚有汗,五苓散证也;一伤寒,表实无汗,小青龙汤证也。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泥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也,有喘者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与水俱从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收肺气,以敛耗伤之气。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痢与噎,小便不利,少腹满,俱去麻黄,远表以就里也。加附子以去噎散寒,则噎可止。

加茯苓以利水,则微痢少腹满可除矣。此方与越婢汤同治水饮溢于表,而为肤胀,水肿,宜发汗外解者,无不随手而消。越婢治有热者,故方中君以石膏以散阳水也。小青龙治有寒者,故方中佐以姜,桂以消阴水也。

引用:《医宗金鉴》小青龙汤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青龙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麻黄 桂枝 芍药 炙草 半夏 五味子 细辛 干姜

荣卫不解而心下有水气,以致胆经不降而干呕发热。相火不降而作渴欲饮水,水入仍吐。胃气不降而作噫。水入肠胃而作利。小便不利少腹满。肺气不降而作喘。水气上冲而作咳。皆平日中下阳虚,寒水上凌阳位之病。此寒水乃中下皆寒而来之水。麻桂双解荣卫之郁,炙草补中气,细辛干姜五味半夏温降寒湿水气,干姜温脾阳,以杜其入脏。小青龙之咳,喉间作痒,清水中加稀痰。小青龙汤加减法,详世行本《伤寒论》。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青龙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青龙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麻黄 三钱 桂枝 三钱 炙甘草 二钱 芍药 三钱 半夏 四钱 细辛 三钱 干姜 三钱 五味 四钱

治溢饮者。水饮归于四肢,则为溢饮。当发汗而去水,其阳盛而内热者,宜大青龙汤;阴盛而内寒者,宜小青龙汤,阳盛脉必有力而燥,阴盛脉必虚小而寒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青龙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青龙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方见前 治咳逆倚息,不得卧者。

支饮在胸气不下降,故咳嗽气逆,倚物作息。水格阳逆,故睡卧不下。小青龙,麻桂芍药发汗泄水,五味姜辛温降水气,干草补中,半夏降逆。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青龙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青龙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方见前

治妇人吐涎沫者。

中下寒,则寒水上逆而吐涎沫,小青龙汤,泄寒水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青龙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学心悟》小青龙汤

《医学心悟》

治表不解,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

麻黄 桂枝 芍药(各一钱) 半夏(姜汁炒,一钱五分) 甘草(炙) 干姜 细辛(各五分)

水煎服。

逍遥散 (见类中)

五味异功散归脾汤十全大补汤 (并见虚证。

引用:《医学心悟》小青龙汤

下载:《医学心悟》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拼音索引:x
资助中医宝典
方剂功效分类

小青龙汤

方剂功效分类

青龙汤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功效分类

小青

方剂功效分类

相关方剂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主治

相关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