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
《删补名医方论》温胆汤
《时方歌括》温胆汤
《医方考》温胆汤
《医方论》温胆汤
《医述》温胆汤
《医宗金鉴》温胆汤
《外台秘要》温胆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
《世医得效方》温胆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温胆汤
方剂功效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

《备急千金要方》

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之方。

半夏 竹茹 枳实(各二两) 橘皮(三两) 甘草(一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本有茯苓二两、红枣十二枚)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治胆虚寒,眩厥足痿,指不能摇, 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虚劳烦扰,因惊胆慑,奔气在胸,喘满浮肿,不睡。

半夏(汤洗去滑)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半) 茯苓(二两) 酸枣仁(三两,炒) 甘(炙) 桂心远志(去心,姜汁合炒) 黄芩 人参(各一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用长流水一斗,糯米煮,如泻胆汤法。一方,见虚烦门。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又治惊悸

半夏(汤洗七次) 实(麸炒,去瓤,各二两) 陈皮(三两) 甘草(一两,炙) 茯苓(一两半)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五片,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 皮(三两,去白) 甘草(炙,一两) 白茯苓(一两半)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个,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镇心丹 大治惊悸。(方见狂证门)

小定志丸 治心惊胆慑。(方见健忘门)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删补名医方论》温胆汤

《删补名医方论》

治热呕吐苦,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

竹茹 枳实 半夏 甘草 陈皮 茯苓 生姜上七味,水煎服。

【集注】罗谦甫曰∶胆为中正之官,清静之府,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恶壅郁。盖东方木德,少阳温和之气也。若病后,或久病而宿有痰饮未消,胸膈之余热未尽,必致伤少阳之和气,以故虚烦惊悸者,中正之官,以 蒸而不宁也。热呕吐苦者,清静之府,以郁炙而不谧也。痰气上逆者,木家挟热而上升也。方以二陈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虽不治胆而胆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命名温者,乃谓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也。若谓胆家真畏寒而怯而温之,不但方中无温胆之品,且更有凉胃之药也。

引用:《删补名医方论》温胆汤

下载:《删补名医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时方歌括》温胆汤

《时方歌括》

治热呕吐苦.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

温胆汤方本二陈.竹茹枳实合和匀.(二陈.加竹茹枳实.)不眠惊悸虚烦呕.日暖风和木气伸.

陈修园曰.二陈汤为安胃祛痰之剂.加竹茹以清隔上之虚热.枳实以除三焦之痰壅.热除痰清.而胆自宁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若胆家真寒而怯.宜用桂枝汤附子

引用:《时方歌括》温胆汤

下载:《时方歌括》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方考》温胆汤

《医方考》

竹茹 枳实(麸炒) 半夏(制) 甘草(各二两) 陈皮(去白) 生姜(各四两)

胆热呕痰,气逆吐苦,梦中惊悸者,此方主之。

胆,甲木也,为阳中之少阳,其性以温为常候,故曰温胆。竹茹之清,所以去热;半夏之辛,所以散逆;枳实所以破实,陈皮所以消滞,生姜所以平呕,甘草所以缓逆。伤寒解后,多

引用:《医方考》温胆汤

下载:《医方考》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方论》温胆汤

《医方论》

陈皮(去白) 半夏(姜制) 茯苓 甘草 枳实(麸炒) 竹茹

加姜煎。

胆为清静之府,又气血皆少之经。痰火扰之,则胆热而诸病丛生矣。温胆者,非因胆寒而与为温之也,正欲其温而不热,守其清静之故常。方中用二陈、竹茹即是此意。

引用:《医方论》温胆汤

下载:《医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述》温胆汤

《医述》

胆为中正之官,清静之府。喜安谧,恶烦扰;喜柔和,不喜壅郁。盖东方木德,少阳温和之气也。若大病后,或久病,或寒热甫退,胸膈之余热未尽,致伤少阳和气,以故虚烦惊悸者,中正之官,以 蒸而不安也。

热呕吐苦者,清静之府以郁炙而不谧也。痰气上逆者,土家湿热反乘,而木不得升也。如是者,首当清热,及解利三焦。三焦平而少阳平,三焦正而少阳正。胆家有不清安而和者乎?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若胆家真畏寒而怯,属于命门火衰,当与乙癸同源而治矣。(罗东逸)

引用:《医述》温胆汤

下载:《医述》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温胆汤

《医宗金鉴》

治热呕吐苦,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

 枳实 半夏 甘草 陈皮 茯苓 生姜,右七味,水煎服。

【集注】罗谦甫曰:胆为中正之官,清静之腑,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恶壅郁。盖东方木德,少阳温和之气也。若病后,或久病而宿有痰饮未消,胸膈之余热未尽,必致伤少阳之和气,以故虚烦惊悸者,中正之官,以熇蒸而不宁也。热呕吐苦者,清静之腑,以郁炙而不谧也。痰气上逆者,木家挟热而上升也。方以二陈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虽不治胆而胆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命名温者,乃谓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也,若谓胆家真畏寒而怯而温之,不但方中无温胆之品,且更有凉胃之药也。

引用:《医宗金鉴》温胆汤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拼音索引:w
资助中医宝典
方剂功效分类

温胆汤

方剂功效分类

相关方剂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主治

相关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