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大黄汤

目录
《删补名医方论》桂枝加大黄汤
《时方妙用》桂枝加大黄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加大黄汤
《医方考》桂枝加大黄汤
《医方考》桂枝加大黄汤
《医方论》桂枝加大黄汤
《伤寒括要》桂枝加大黄汤
《伤寒论》桂枝加大黄汤
《伤寒寻源》桂枝加大黄汤
《伤寒杂病论》桂枝加大黄汤
《医宗金鉴》桂枝加大黄汤
《医宗金鉴》桂枝加大黄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桂枝加大黄汤
《伤寒论》桂枝加大黄汤
方剂功效分类

《删补名医方论》桂枝加大黄汤

《删补名医方论》

桂枝加芍药汤方内,更加大黄一两。

【集注】柯琴曰∶腹满为大阴、阳明俱有之证,然位同而职异。太阴主出,太阴病则腐秽之出不利,故满而时痛;阳明主内,阳明病则腐秽燥而不行,故大实而痛。大实痛是阳明病,不是太阴病。仲景因表证未解,阳邪已陷入于太阴,故倍芍药以益脾调中,而除腹满时痛,此用阴和阳法也。若表邪未解,而阳邪陷入于阳明,则加大黄以润胃通结,而除其大实痛,此双解表里法也。凡妄下必伤胃气,胃气虚则阳邪袭阴,故转属太阴;胃液涸则两阳相搏,故转属阳明。属大阴则腹满时痛而下实,阴道虚也;属阳明则腹满大实而痛,阳道实也。满而时痛,是下利之兆,大实而痛,是燥屎之征。故倍加芍药,小变建中之剂,少加大黄,微示调胃之方。

引用:《删补名医方论》桂枝加大黄汤方

下载:《删补名医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时方妙用》桂枝加大黄汤

《时方妙用》

桂枝 生姜(各三钱) 芍药(六钱) 炙(二钱) 大黄(七分) 大枣(四枚) 水三杯.煎八

引用:《时方妙用》桂枝加大黄汤

下载:《时方妙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加大黄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

治太阳病下之后,腹中大实痛者,属阳明也。桂枝芍药汤内更加大黄二两枝加芍汤和里,(此用阴和阳法)升举阳邪出太阴。病本太阳医误下(误下引邪入于太阴)因而腹痛此方斟。(虽见太阴证,而太阳之证尚未罢,故仍用桂枝汤,但加芍药三两,监桂枝深入阴分,升举太阳陷入太阴之邪。)大实痛者阳道实,(腹满时痛,不过伤太阴之气,大实痛,则邪气结于太阴,而转属阳明之燥实矣。)桂枝汤内大黄临。(名桂枝加大黄汤,此双解表里法也。大黄入于桂枝汤中,欲破脾实而不伤阴也。大黄非治太阴之药,脾实腹痛,是肠中燥屎不去,显然太阴转属阳明,故以、桂入太阴升阳,分杀太阴结滞,则大黄入脾,反有理阴之功,俾燥屎去而阳明之内道通,则太阴之经气出注营运,而腹痛减。不因误下而禁下,见症施治,无不尽然。凡妄下必伤胃气。胃气虚则阳邪袭阴,故转属太阴;胃气实则两阳相搏,故转属阳明。太阴则满痛不实,阴道虚也;阳明则大实而痛,阳道实也。满而时痛,下痢之兆;大实而痛,燥屎之征。桂枝加芍药,小试建中之剂;桂枝加大黄,微示调胃之方。)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加大黄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方考》桂枝加大黄汤

《医方考》

桂枝(洗净,炒) 甘草 生姜(各三两) 芍药(六两) 大(十二枚) 大黄(一两)

腹中寒热不调而大痛者,此方主之。

寒热不调而大痛者,先食热物,后食寒物,二者不调,而令大痛之类也。是方也,桂枝能散真寒,大黄能泻实热,芍药能健脾而和肝,甘草能调中而益气,生姜可使益胃,大枣可使和脾。

引用:《医方考》桂枝加大黄汤

下载:《医方考》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方考》桂枝加大黄汤

《医方考》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大黄(一两)

表证未罢,因误下而大实痛者,此方主之。

大凡表证未罢,仍当解表,若误下以虚其里,则余邪乘虚而入,内作大实痛。曰大实痛,则非有时而痛者可例矣;故前方但倍芍药,而此则加大黄。加大黄者,取其苦寒能荡实也。

论又曰∶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则夫俗医不辨虚实,而执方治病者,皆仲景之罪人矣!

引用:《医方考》桂枝加大黄汤

下载:《医方考》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方论》桂枝加大黄汤

《医方论》

桂枝汤加大黄一两,芍药三两

太阳误下,不专属胃而入于脾,故仍用桂枝以解太阳之邪,加大黄以去太阴之实。

引用:《医方论》桂枝加大黄汤

下载:《医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括要》桂枝加大黄汤

《伤寒括要》

桂枝 芍药 甘草 大黄 大枣 生姜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腹满而大实痛者.此汤主之. 或问太阴病.用四逆辈.固所宜也.然复用桂枝大黄.何也.大黄至寒.何为用于阴经耶.又何为与桂枝寒热互用耶.曰.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为寒.在下焦.宜行四逆.自利而不渴者.属太阴为寒.在中焦.宜与理中.若太阳病.误下之.则表邪未解.乘虚陷入太阴.因而满痛.且见大实脉症者.当以桂枝除表邪.大黄除里邪.若脉无力.而大便自利者.大黄又在禁例矣. 按太阴腹满痛.其症有三.如腹满咽干者.此传经之阳邪.在法当下.如吐食自利而复满痛.此直入本经之阴邪.在法当温.如太阳误下.因而满痛.此乘虚内陷之邪.法当以桂枝加芍药汤和之.若手不可按.脉洪有力.此为大实.当以桂枝加大黄汤和之.设使直入之阴症.而脉来沉细者.非二汤所宜也.大抵阴邪满痛.宜与理中.热邪满痛.宜与大柴胡.惟误下满痛.

宜用二汤.不可不辨也.

引用:《伤寒括要》桂枝加大黄汤

下载:《伤寒括要》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论》桂枝加大黄汤

《伤寒论》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一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掰)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引用:《伤寒论》桂枝加大黄汤方

下载:《伤寒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寻源》桂枝加大黄汤

《伤寒寻源》

桂枝(二两去皮) 大黄(一两) 芍药(六两) 生姜(二两切) 甘草(一两炙)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此条之大实痛.则非腹满时痛之比矣.腹满时痛.是脾阴为虚阳所扰.大实痛则脾气与阳气俱实.大实大满.似宜亟下.但阳邪究从太阳陷入太阴.与阳明胃实不同.仍宜桂枝领出阳邪.但加大黄微导其滞.则表里两邪.各有去路.程郊倩曰.二证虽属太阴.然来路实从太阳.则脉必尚有浮者存.

再按柯韵伯谓腹满时痛.是太阳太阴并病.若大实痛.是太阳阳明并病.满而时痛.下利之兆.大实而痛.燥屎之征.桂枝加芍药.小试建中之剂.桂枝加大黄.微示调胃之功.王晋三亦沿此论.然经文大实痛三字直接上文.并无转属阳明之说.而仲景于太阴病.亦有当行大黄芍药之条.若阳明胃实.则大实痛正承气亟攻之证.而桂枝加大黄.究属和解之法.并非下夺之剂.恐柯氏所云.未免失之穿凿.

引用:《伤寒寻源》桂枝加大黄汤

下载:《伤寒寻源》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杂病论》桂枝加大黄汤

《伤寒杂病论》

桂枝三两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阴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太阴病,大便反鞕,腹中胀满者,此脾气不转也,宜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若不胀满,反短气者,黄芪五物汤加干姜半夏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桂枝加大黄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桂枝加大黄汤

《医宗金鉴》

即桂枝加芍药汤方内,更加大黄一两

【集注】柯琴曰:腹痛为太阴,阳明俱有之证,然位同而职异。太阴主出,太阴病则腐秽之出不痢,故满而时痛;阳明主内,阳明病则腐秽燥而不行,故大实而痛;大实痛是阳明病,不是太阴病。仲景因表证未解,阳邪已陷入于太阴,故倍芍药以益脾调中,而除腹满时痛,此用阴和阳法也。若表邪未解,而阳邪陷入于阳明,则加大黄以润胃通结,而除其大实痛,此双解表里法也。凡妄下必伤胃气,胃气虚则阳邪袭阴,故转属太阴;胃液涸则两阳相搏,故转属阳明。属太阴则腹满时痛而不实,阴道虚也;属阳明则腹满大实而痛,阳道实也。满而时痛,是下痢之兆,大实而痛,是燥屎之征。故倍加芍药,小变建中之剂,稍加大黄,微示调胃之方。

引用:《医宗金鉴》桂枝加大黄汤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桂枝加大黄汤

《医宗金鉴》

桂枝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集解】

柯琴曰:腹满为太阴、阳明俱有之证,然位同而职异。太阴主出,太阴病则腐秽气凝不利,故满而时痛;阳明主内,阳明病则腐秽燥结不行,故大实而痛,是知大实痛是阳明病,而非太阴病矣。仲景因表证未解,阳邪已陷入太阴,故倍芍药以益脾调中,而除腹满之时痛,此用阴和阳法也。若表邪未解,而阳邪陷入阳明,则加大黄以润胃通结,而除其大实之痛,此双解表里法也。凡妄下必伤胃之气液,胃气虚则阳邪袭阴,故转属太阴;胃液涸则两阳相搏,故转属阳明。属太阴则腹满时痛而不实,阴道虚也;属阳明则腹满大实而痛,阳道实也。满而时痛,是下利之兆;大实而痛,是燥屎之征,故倍加芍药,小变建中之剂,少加大黄,微示调胃之方也。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注】

太阴为病,必腹满而痛,治之之法,当以脉消息之。若其人脉弱,则其中不实,虽不转气下趋少腹,然必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胃气弱难堪峻攻,其便易动故也。由此推之,可知大便□者,不论在阴在阳,凡脉弱皆不可轻下也。

【集注】

程知曰:此言太阴脉弱,恐续自利,虽有腹痛,不宜用攻,与建中汤明也。

喻昌曰:此段叮咛与阳明篇中互相发明。阳明曰:不转矢气,曰:先□后溏,曰:未定成□,皆是恐伤太阴脾气。此太阴证而脉弱,恐续自利,虽有腹痛,减用大黄芍药,又是恐伤阳明胃气也。

汪琥曰:或问大黄能伤胃气,故宜减芍药能调脾阴,何以亦减之?答曰:脉弱则气馁不充,仲景以温甘之药能生气,芍药之味酸寒,虽不若大黄之峻,要非气弱者所宜多用,故亦减之。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注】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热者,为系在太阳,今手足温,故知系在太阴也。太阴属湿,湿与热瘀,当发身黄,小便自利者,则湿不,热不瘀,故不能发黄也。若至七、八日,大便□,则为转属阳明,今既不□,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当自止,何也?以脉浮缓手足温,知太阴脾家素实,邪不自容,腐秽当去故也。

【集注】

程知曰:言自利之证,脉浮缓,手足温,则为脾实也。太阴脉本缓,故浮缓虽类太阳中风,而手足自温,则不似太阳之发热,更不似少阴、厥阴之厥逆,所以为系在太阴也。太阴湿热相蒸,势必发黄,然小便利,则湿下泄而不发黄矣。此虽暴烦频利,有似少阴之证,然其利当自止。所以然者,以脉浮缓,手足温,知其人脾气实,而非虚寒之比,其湿热所积之腐秽,自当逐之而下也。若不辨晰而以四逆法治之,则误矣。

程应旄曰:太阴得浮缓、手足温之脉证,则胃阳用事,自无藏寒之痛,阴郁或有之。

小便不利必发黄,虽发黄不为阴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阴欲郁而阳必驱,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所以然者,脉不沉且弱而浮缓,手足不凉而自温,阴得阳以周护则不寒,不寒则不虚,是为脾家实也。经曰:阳道实阴道虚,阴行阳道,岂肯容邪久住,此则腐秽当去故

汪琥曰:下利烦燥者死,此为先利而后烦,是正气脱而邪气扰也。兹则先烦后利,是脾家之正气实,故不受邪而与之争,因暴发烦热也。

太阴中风,四肢烦痛,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注】

太阴中风者,谓此太阴病是从太阳中风传来者,故有四肢烦疼之证也。阴阳以浮沉言,夫以浮微沉涩之太阴脉,而兼见阳明之长脉,则为阴病阳脉,藏邪传府,故为欲愈也。

【集注】

程知曰:伤寒,阴邪也,故自利,宜用四逆。伤风,阳邪也,故烦痛见于四肢。凡太阴病脉浮者,多是太阴中风。

喻昌曰:微涩之中,更察其脉之长而不短,知元气未漓,其病当自愈也。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注】

邪之解也,必于所旺之时,亥、子、丑乃太阴所旺之时也。当此旺时,故邪不能胜而自解矣。

音切趋七句切揭音讦腐音府秽于废切

引用:《医宗金鉴》桂枝加大黄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桂枝加大黄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于桂枝加芍药汤内加大黄

如腹满而痛至于大痛实痛,此木邪结聚已深,须于桂枝加芍药汤中加大黄以重泻木气。太阴土气病则阴寒,大黄泻木气之结,非泻大阴也。桂枝汤乃调和木气之第一方,其中炙草姜枣调中气生津液,尤为调和木气要药,故攻泻木气,宜用此汤加芍药大黄。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桂枝加大黄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拼音索引:g
资助中医宝典
方剂功效分类

大黄汤

方剂功效分类

黄汤

方剂功效分类

大黄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功效分类

桂枝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功效分类

相关方剂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主治

相关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