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粉蜜汤

目录
《伤寒杂病论》甘草粉蜜汤
《医宗金鉴》甘草粉蜜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甘草粉蜜汤
《金匮要略》甘草粉蜜汤
《金匮》甘草粉蜜汤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杂病论》甘草粉蜜汤

《伤寒杂病论》

甘草二两 白粉一两(即铅粉) 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取二升,去滓,纳蜜搅令和,煎如薄,温服一升,差,止后服。

厥阴病,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绕而痛,手足厥冷,是其候也;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甘草粉蜜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甘草粉蜜汤

《医宗金鉴》

甘草二两粉一两蜜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差即止。

【集解】

□曰:蛔得甘则动,其性喜故也。胡粉有毒能杀虫,置粉于甘草蜜汤中,诱蛔食之也。

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按】

此为藏寒之「此」字,当是「非」字,若是「此」字,即是藏厥,与辨蛔厥之义不属。

【注】

蛔厥者,谓蛔痛手足厥冷也。若藏寒痛厥,则不吐蛔,此蛔厥、藏寒之所由分也。静而时烦,乃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又吐又烦,是蛔闻食臭出故也。主之乌梅丸者,以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方中大酸、大辛、大苦,信为治之要剂也。

引用:《医宗金鉴》甘草粉蜜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甘草粉蜜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炙甘草 二钱 白粉 一钱 蜂蜜 四钱 白粉即是粉。

蛔虫为病,吐涎心痛作有时者。

蛔乃木气所生,蛔动而上行,故心痛而吐涎沫。蛔动不定,故发作有时。白粉杀虫,甘草蜜保中气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甘草粉蜜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拼音索引:g
资助中医宝典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功效分类

甘草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功效分类

相关方剂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主治

相关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