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

目录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大承气汤
《仁术便览》大承气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大承气汤
《删补名医方论》大承气汤
《时方妙用》大承气汤
《时方妙用》大承气汤
《汤头歌诀》大承气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大承气汤
《医方考》大承气汤
《医方考》大承气汤
《医方论》大承气汤
《伤寒括要》大承气汤
《伤寒论》大承气汤
《伤寒明理论》大承气汤
《伤寒寻源》大承气汤
《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
《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
《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
《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
《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
《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
《目经大成》大承气汤
《冯氏锦囊秘录》大承气汤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大承气汤
《医宗金鉴》大承气汤
《医宗金鉴》大承气汤
《医宗金鉴》大承气汤
《医宗金鉴》大承气汤
《医宗金鉴》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儒门事亲》大承气汤
《奇效良方》大承气汤
《伤寒论》大承气汤
《石室秘录》大承气汤
方剂功效分类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大承气汤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此通肠去积之药。

枳壳厚朴大黄芒硝甘草,加槟榔,水煎服。

引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大承气汤

下载:《万氏秘传片玉心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仁术便览》大承气汤

《仁术便览》

治胃热谵语,五、六日不大便,及少阴症口燥咽干,舌苔黄黑及生刺,急大黄(五钱) 浓朴(一钱) 枳实(二钱) 芒硝(二钱) 去芒硝,名小承气汤

去浓朴、

承气汤

上水二盏,先煎朴实,后入硝黄煎。此药立下死胎。

引用:《仁术便览》大承气汤

下载:《仁术便览》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大承气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治阳明伤寒,脉长身热不恶寒,目疼鼻干,不得卧腹满咽干渴,大便硬,谵语;或汗后脉沉实;或下利,心下坚;或已经下,其脉按之浮沉尚有力者。

大黄(洗,半两) 芒硝(一分,别研入) 浓朴(制,一两) 枳实(一分,锉炒去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八分,去滓,入硝再煎服。若脉迟而滑,汗出身重,时潮热;并得病二三日无太阳证,烦躁,心下硬,下利后谵语者,去芒硝,名小承气。或发汗不解,蒸蒸发热,温温欲吐,胸中痛,大便反溏;及吐利后,腹胀,厥烦,谵语,去浓朴、枳实,入甘半两、芒硝一分煎,名调胃承气。或结热膀胱,如狂状,下血小腹急结者,去浓朴、枳实,加桃仁十二个、、甘草各半两、硝一分,名桃核承气。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大承气汤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删补名医方论》大承气汤

《删补名医方论》

治阳明病,潮热,手足 然汗出,谚语汗出多,胃燥独语,如见状,喘冒不能卧,腹满痛,脉滑实。又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又少阴病初得之,口燥咽干者。自利清水,色纯,心下痛,口燥舌干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

大黄(酒洗,四两) 浓朴(半斤) 枳实(炙,五枚)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上火微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即停后服。

引用:《删补名医方论》大承气汤

下载:《删补名医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时方妙用》大承气汤

《时方妙用》

大黄(二钱酒润.) 浓朴(四钱) 枳实 芒硝(各二钱)

水三杯.先煮枳实浓朴.至一杯半去滓.纳大黄.煮一杯去滓.纳芒硝.微火煮一二沸.

引用:《时方妙用》大承气汤

下载:《时方妙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时方妙用》大承气汤

《时方妙用》

(见阳明)

引用:《时方妙用》大承气汤

下载:《时方妙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汤头歌诀》大承气汤

《汤头歌诀》

(仲景)用芒硝,枳实大黄浓朴饶。〔大黄四两(酒洗),芒硝三合,浓朴八两,枳实五枚〕。救阴泻热功偏擅,急下阳明有数条。(大黄治大实,芒硝治大燥大坚,二味治无形血药;浓朴治大满,枳实治痞,二味治有形气药。热毒传入阳明胃府,痞、满、燥、实、坚全见,杂证、三焦实热,并须以此下之。胃为水,土为万物之母。四旁有病,皆能传入胃府,则不复传他经矣。陶节庵曰∶伤寒热邪传里,须看热气浅深用药,大承气最紧,小承气次之,调

引用:《汤头歌诀》大承气汤

下载:《汤头歌诀》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退思集类方歌注》大承气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

治伤寒阳明腑证,热邪入里,胃实不大便,潮热谵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痞满燥实坚全具;杂病三焦大热,脉沉实滑数者;及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结痛,口干舌燥者;亦治阳明刚痉,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 齿

大黄(四两酒洗) 浓朴(半斤炙)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以水一斗,先煮朴、实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

得下,止后服。大承气汤用芒硝,枳实大黄浓朴饶。(大黄治大实,芒硝治大燥大坚,二味治有形血药;浓朴治大满,枳实治痞,二味治无形气药。盖肠胃燥实,气必不通。故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其煎法先煮枳、朴,次纳大黄,再入芒硝,取生则气锐而先行,熟则气纯而和缓。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俾燥屎去,地道通,则阴气上承,故方名曰“承气”。)救阴泻热功偏擅,急下阳明有七条。(《伤寒论·阳明篇》中云急下之者,共有七条,当知夺阴者芒硝,而通阴者亦芒硝,故仲景既有下多亡阴之大戒,而复着急下存阴之活法。盖阳明燥结日久,肾中真水为热邪吸引,告竭甚急,急泻其热,正以急救其阴也。)痞满燥实坚潮热,(此用承气之要诀。胸闷不食为痞,胸腹膨胀为满,大便干结为燥,腹满痛不大便为实,按之石硬为坚,日晡发热为潮热。)杂病伤寒通治疗。(有是证则用是方,为千古心法。)热利清水口干燥,(凡口干舌燥,皆当作热治。下利而用硝、黄,是通因通用法。)刚痉脚挛 齿要。(阳明之脉,下行至足,上入齿中。脚挛 齿,是阳明邪火极盛,加以胸满口噤,热邪充斥三焦矣。《灵枢》谓“热而痉者死”,而仲景云“可与此汤”,乃死里求生之法。阴气不尽为阳热所劫,因而得生者多矣。)病须过经乃可下,(病至七八日为过经)下之若早语昏嚣。(下早则引邪入里,语言昏乱。)承气原为燥屎设,燥屎之证当详标,汗出谵语(阳明本自汗出,加以谵语,胃中燥结矣。)不能食,(肠胃实极,故谷食全不能入。)喘冒不卧舌干焦,(下既不通,必反上逆而为喘冒不得卧,舌干焦黑,土燥水竭也。)脉滑数(为有宿食)而转矢气,(“矢气”,屁气也,燥粪下攻之征。)此皆承气汤宜调。(以上为用承气之法)恶寒(病在表)呕哕(病在上焦)俱禁用,直视喘高命不牢。(直视喘高,阳气欲脱,虽不大便,下之必死。戒之!)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大承气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方考》大承气汤

《医方考》

大黄(四两,酒浸) 浓朴(半升,姜汤炒) 枳实(五枚,麸炒) 芒硝(三合)

伤寒,阳邪入里,痞、满、燥、实、坚全俱者,急以此方主之。

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者,以其不作痞、满,用之恐伤上焦虚无氤氲之元气也。小承气汤不用芒硝者,以其实而未坚,用之恐伤下焦血分之真阴,谓不伐其也,此则上、中、下三焦皆病,痞、满、燥、实、坚皆全,故主此方以治之。浓朴苦温以去痞,枳实苦寒以泄满,芒硝咸寒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以泄实去热。虽然,仲景言急下之证,亦有数条。如少阴属肾水,病则口燥舌干而渴,乃热邪内炎,肾水将绝,宜急下之,以救将绝之水。又如腹胀不大便,土胜水也,宜急下之;阳明属土,汗出热盛,急下以存津液;腹满痛者,为土实,急当下之;热病,目不明,热不已者死。此肾水将竭,不能照物,则已危矣,须急下之,此皆大承气证也。若病未危急而早下之,或虽危急而下药过之,则又有寒中之患。寒中者,急温之,宜与理中汤

引用:《医方考》大承气汤

下载:《医方考》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方考》大承气汤

《医方考》

大黄 芒硝 浓朴 枳实

土郁者,痞、满、燥、实、坚全俱,脉来有力而实,此方主之。

土,脾胃土也,为仓廪之官,无物不受,喜传化而恶停滞。若里邪作实,则令人痞、满、燥、实、坚全俱。脉来实者为里实。是方也,浓朴苦温以去痞,枳实苦寒以泻满,芒硝咸寒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以泻实去热。经曰∶土郁则夺之。此之谓也。

引用:《医方考》大承气汤

下载:《医方考》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方论》大承气汤

《医方论》

大黄四两(酒洗) 芒硝三合 枳实五枚 浓朴半斤

先煎朴、实,将熟内大黄,煮二、三沸,倾碗内和芒硝服。

攻下之法,原因实症俱备,危在旦夕,失此不下,不可复救。故用斩关夺门之法,定难于俄顷之间,仲景所以有急下存阴之训也。乃后人不明此义,有谓于攻下药中,兼行生津润导之法,则存阴之力更强,殊不知一用生津滋润之药,则互相牵制,而荡涤之力轻矣!此譬如寇盗当前,恣其焚掠,所过为墟,一旦聚而歼之,然后人得安居,而元气可以渐复。是去实可以保阴,乃相因之理,方得“存”字真解。并非谓攻实即是补阴,并可于攻下中寓养阴法也。仲景制大承气汤,用枳实开上焦,用浓朴通中焦,芒硝理下焦,而以大黄之善走者统率之,以荡涤三焦之坚实,正聚寇尽歼之大法。而又恐药力太猛,非可轻投,故又有欲用大承气,先与小承气之训。夫以仲景之神灵,岂尚待于先试,实恐后人审症未确,借口成法,孟浪轻投,不得不谆谆告诫,此实慎重民命之婆心也。至于三阴多可下之症,三阳惟正阳明可下,少阳必不可下,而阳明中夹有太阳、少阳症者,亦断不可下。惟太阳症脉紧、恶寒、无汗腹痛者,乃阴气凝结营分,亦可用温、用下。细看方书,宜下忌下之条,慎重斟酌,始为得之。

引用:《医方论》大承气汤

下载:《医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括要》大承气汤

《伤寒括要》

大黄 浓朴 枳实 芒硝

阳明病.潮热谵语.腹满而喘.手足 然汗者.大便已硬.此汤主之. 潮热者.阳明内实也.谵语喘满者.热聚于胃也.手足汗出.知大便已硬.非大承气不能疗也.承者顺也.胃为水谷之海.邪气入胃.胃气壅滞.粕秘结.必荡涤之.正气乃顺.故有承气之名也.王曰.宜下必以苦.枳实苦平.溃坚破结为君.浓朴苦温.逐气泄满为臣.热淫于内.治以咸寒.芒硝除热软坚为佐.燥淫所胜.以苦下之.大黄荡涤润燥为使. 王海藏云.浓朴去痞.枳实泄满.芒硝软坚.大黄泄实.惟痞满燥实四症全具者.方可用之.若不宜下而误下之.变症不可胜数. 按承气有三种.用者大须审酌.必真有大热大实者.方与大承气汤.小热小实者.可与小承气汤.若但结热而不满坚者.仅与调胃承气汤.此为合法适宜也.若病大而以小承气攻之.则邪气不伏.病小而以大承气攻之.则正气必伤.仲景曰.凡欲行大承气.先与小承气.转失气者.有燥屎也.可与大承气.若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攻之则胀满而难治.又曰.服承气得利者.慎勿再服.何其谆谆致谨乎.

引用:《伤寒括要》大承气汤

下载:《伤寒括要》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论》大承气汤

《伤寒论》

大黄四两(苦寒,酒洗) 厚朴半斤(苦温,炙,去皮) 枳实五枚(苦寒,炙) 芒硝三合(咸寒)

右四咪,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引用:《伤寒论》大承气汤方

下载:《伤寒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明理论》大承气汤

《伤寒明理论》

承顺也.伤寒邪气入胃者.谓之入腑.腑之为言聚也.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源.水谷会聚于胃.变化而为荣卫.邪气入于胃也.胃中气郁滞.糟粕秘结.壅而为实.是正气不得舒顺也.本草曰.通可去滞.泄可去邪.塞而不利.闭而不通.以汤荡涤.使塞者利而闭者通.正气得以舒顺.是以承气名之.王 曰.宜下必以苦.宜补必以酸.言酸收而苦泄也.枳实苦寒.溃坚破结.则以苦寒为之主.是以枳实为君.浓朴味苦温.内经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泄满除燥.则以苦温为辅.是以浓朴为臣.芒硝味咸寒.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人伤于寒.则为病热.热气聚于胃.则谓之实.咸寒之物.以除消热实.故芒硝为佐.大黄味苦寒.内经曰.燥淫所胜.以苦下之.热气内胜.则津液消而肠胃燥.苦寒之物.以荡涤燥热.故以大黄为使.是以大黄有将军之号也.承气汤下药也.用之尤宜审焉.审知大满大实.坚有燥屎.乃可投之也.如非大满.则犹生寒热.而病不除.况无满实者.而结胸痞气之属.由是而生矣.是以脉经有曰.伤寒有承气之戒.古人亦特谨之.

枳实(君五枚炙) 浓朴(臣半斤炙去皮) 芒硝(佐三合) 大黄(使四两酒洗)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引用:《伤寒明理论》大承气汤方

下载:《伤寒明理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寻源》大承气汤

《伤寒寻源》

大黄(四两酒洗) 浓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两)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大承气开阳明之结.直达下焦.其力猛而效速.故曰大.盖胃大实.故重任浓朴以破结.而数独倍于大黄.矢已硬.故虽有枳实以导下.而功必资于芒硝.至其煎法.尤有深义.浓朴枳实之汁.以浓而力锐.大黄芒硝之性.以生而力锐.故分作三次煎.此斩关夺门之将.用此以急下存阴也.

大承气治阳明胃实之主药.必审明表证尽罢.不恶寒.但恶热.或潮热汗出谵语.腹满痛.或喘冒不能卧.口干燥.脉滑而实.或涩者.方可用之.下不宜早.早则阳陷.并不宜迟.迟则阴亡.恰好在阳明胃实之界.一下夺而诸病尽解.临证时不可错过.

阳明居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大热入胃.惟有下夺一法.盖阳明胃实之证.有从太阳传入者.有从少阳转属者.并有从三阴转属者.三阴经中.少阴更有急下之证.此乃伤寒一大归宿.若应下失下.变证起.津液之亡.可立而待.孟浪不可.因循亦不可.大承气证非惟不大便腹满痛者宜之.即下利之证.亦有宜从下夺者.如经文所指下利不欲食.下利心下硬.下利脉反滑.下利脉迟而滑.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痛.口干燥者.皆宜大承气.此通因通用之法.不可不知.

引用:《伤寒寻源》大承气汤

下载:《伤寒寻源》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

《伤寒杂病论》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引用:《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

《伤寒杂病论》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引用:《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

《伤寒杂病论》

枳实王枚(炙) 厚朴半斤(去皮炙用) 大黄四两(洗)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令一二沸,分温再服,一服得利,止后服。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上)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上)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引用:《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

《伤寒杂病论》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实、厚朴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一服下者,止后服。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膝胫拘急者,烧裩散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

《伤寒杂病论》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制)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引用:《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

《伤寒杂病论》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停后服。

产后腹中疞痛,若虚寒不足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目经大成》大承气汤

《目经大成》

前方加芒硝调胃承气不与枳实者,以其不作燥满,如用恐伤上膈氤氲之元气也。小承气不与芒硝者,以其实而未坚,如用恐伤下膈汗漫之真阴也。今三部痞、满、燥、实、坚全见,非重大之剂,急下以承制其邪,则真阴尽为亢阳所劫,症其危矣。然下多亡阴,故仲景曰∶欲行大承气,先与小承气。又曰∶阳明病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不思补和救逆,漫谓伤寒失表,处散方与服,脉愈滑数,至不可为乃已。深造之士,既常戒惧,于此尤宜加谨。

诗曰∶调胃承气硝黄草;大黄枳朴承气小;二方相合名大承,不留甘草防中挠。

引用:《目经大成》大承气汤

下载:《目经大成》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冯氏锦囊秘录》大承气汤

《冯氏锦囊秘录》

伤寒阳邪入里,三焦大热,痞满燥实,四症俱全,发热谵语,脉沉实者。

枳实(五枚) 浓朴(半斤) 芒硝(三合) 大黄(四两,酒洗) 王海藏曰∶邪气居高,非酒不到,大黄若用生者,则遗高分之邪热,病愈后变生目赤喉痹头肿膈上热疾也。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渣,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微火一二沸,温服得利则止。

承,顺也。邪入胃者,郁滞糟粕,秘结壅实,气不得顺也。通可去滞,泄可去闭,气得以顺,故曰∶承气,大满大实有燥屎,乃可投也。如非大满,则生寒症而为结胸痞气之属矣。仲景曰∶欲行大承气,先与小承气,复中转失气者,有燥屎也,可以大承气汤攻之,不转失气,慎不可攻!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大承气汤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大承气汤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大黄(五钱) 浓朴(一钱) 枳实(一钱) 芒硝(三钱)

水姜煎服。弱人减半,邪微者各复减半。

引用:《增订叶评伤暑全书》大承气汤(《温疫论》)

下载:《增订叶评伤暑全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大承气汤

《医宗金鉴》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灸,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注】

太阳病其证备,谓头痛、项强、发热、恶风寒具见也。而更身体强,有几几然俯仰不能自如之,痉病也。但脉反见沉迟太阴之脉,非太阳浮紧,无汗刚痉者比。故不与葛根汤,而与栝蒌桂枝汤,和太阳之表,清太阴之里也。

引用:《医宗金鉴》大承气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大承气汤

《医宗金鉴》

(见痉病中)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脉迟不能兼滑,惟浮取之迟,沉取之滑,则有之矣。今下利脉迟而滑,谓浮迟而沉滑也。浮迟则外和,沉滑则内实。欲止内实之下利,当下之,积去则止,宜大承气汤。

【集注】

尤怡曰:脉迟为寒,然与滑俱见,则不为寒而反为实,以中实有物,能阻其脉迟行。

夫利因实而致者,实不去则利不止,故宜急下。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注】

下利脉反滑者,是病脉实,不相宜也。若其人形气如常,饮食如故,乃有当去之积未去也,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集注】

赵良曰:下利虚证也,脉滑实脉也,以下利之虚证,而反见滑实之脉,故当有所去也。

程林曰:经云:滑为有宿食,故当下,去之而利自止矣。

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下利差后,至其或年、或月、或日而复发其利者,此宿食积病,攻之不尽故也。若其人形气不衰,饮食尚强,当攻其未尽,自不复发其利也,宜大承气汤。

【集注】

沈明宗曰:此旧积之邪复病也。下利差后,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是前次下利之邪,隐僻肠间,今值藏府司令期,触动旧邪而复发;无隐僻之根未除,终不能愈,故用大承气迅除之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注】

下利里虚证也,谵语里实证也,何以决其有燥屎也?若脉滑数,知有宿食也;其利秽粘,知有积热也;然必脉证如此,始可知其有燥屎也,宜下之以小承气汤。于此推之,而燥屎又不在大便□不□也。

【集注】

□曰:经曰:实则谵语,故知有燥屎宜下。

引用:《医宗金鉴》大承气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大承气汤

《医宗金鉴》

(见痉病中)

产妇腹中□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注】

产后暴然腹中急痛,产后虚寒痛也。主之当归生姜羊肉汤者,补虚散止痛也。并治虚劳不足,寒疝腹痛者,亦以其虚而寒也。

【集注】

程林曰:产后血虚有寒,则腹中急痛。『内经』曰:味厚者为阴。当归、味厚者也,用以补产后之阴;佐生姜以散腹中之寒,则□痛自止。夫辛能散寒,补能去弱,三味辛温补剂也,故并主虚劳寒疝。

魏荔彤曰:妊娠之□痛,阻于血寒也。产后腹中□痛者,里虚而血寒也。一阻一虚,而治法异矣。

引用:《医宗金鉴》大承气汤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大承气汤

《医宗金鉴》

治阳明病,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语汗出多,胃燥独语,如见鬼状,喘冒不能卧,腹满痛,脉滑实。又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又少阴病初得之,口燥咽干者。自痢清水,色纯青,心下痛,口燥舌干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

大黄(酒洗)四两 厚朴半斤 枳实(炙)五枚 芒硝三合,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再上火微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即停后服。

引用:《医宗金鉴》大承气汤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大承气汤

《医宗金鉴》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筋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方解】

诸积热结于里而成满痞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满者,腹□满急□胀,故用厚朴以消气壅;痞者,心下痞塞硬坚,故用枳实以破气结;燥者,肠中燥屎干结,故用芒硝润燥软坚;实者,腹痛大便不通,故用大黄攻积泻热。然必审四证之轻重,四药之多少适其宜,始可与也。若邪重剂轻,则邪气不服;邪轻剂重,则正气转伤,不可不慎也。

【集解】

柯琴曰: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也,故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因以承气名汤。方分大、小,有二义焉。厚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名大承气;大黄倍厚朴,是气药为臣,名小承气。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大泻下也,因名曰大;味寡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也,因名曰小。且煎法更有妙义,大承气用水一斗煮朴枳,取五升去滓,内大黄,再煮取二升,内芒硝,何哉?盖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纯而和缓,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若小承气,以三味同煎,不分次第,同一大黄而煎法不同,此可见仲景微和之意也。

程知曰:调胃承气,大黄用酒浸;大承气,大黄用酒洗,皆为芒硝之咸寒而以酒制之。若小承气,不用芒硝,则亦不事酒浸洗矣。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注】

阳明病,下之后,心中懊□而烦者:若腹大满,不大便,小便数,知胃中未尽之燥屎复□也,乃可攻之。若腹微满,不可攻也。误攻必变胀满不能食,饮水则哕等,逆矣。若有燥屎,宜下者,以大承气汤下之。

【集注】

方有执曰:可攻以上,以转失气言。懊□,悔□痛恨之意。盖药力不足以胜病,燥□

欲行而不能,故曰:可攻,言当更服汤以促之也。腹微满以下,以不转失气言。头□

后溏里热轻也,故曰:不可攻之,言当止汤勿服也。

程知曰:言有燥屎,即可大攻下也。下后心中懊□而烦者,虚烦也,当与栀子豉汤

若胃有燥屎,则非虚烦,故可攻。腹不甚满,则无必攻之法,有燥屎则非先□后溏者也,故可攻。又曰:便□与燥屎不同。便□者,大便实满而□;燥屎者,胃中宿食,因胃热而结为燥丸之屎也。故便□,犹有用小承气者;若燥屎、则无不用芒硝之咸寒也。

程应旄曰:末句乃申可攻句,以决治法。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后必溏,未定成□,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注】

得病二、三日,无太阳、少阳证,烦躁心下□,至四、五日,不大便。若脉大,属正阳阳明,胃实之证也,下之无疑。今脉弱,虽胃和能食,不可轻下,只可与小承气汤

,少少与而微和之,令其小安。次日仍不大便,继与小承气汤促之。若六、七日竟不大便而小便少者,即不能食,亦属胃中尚未干燥,屎未定□,如大攻之,初见□复必溏也。须待小便利,知屎定□,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集注】

方有执曰:太阳不言药,以有桂枝麻黄之不同也;少阳言药,以专主柴胡也。凡以此为文者,皆互发也。以无太、少二经证,故知此属阳明,以脉弱,故宜微和,至六日以下,乃历叙可攻、不可攻之节度也。

程应旄曰:能食以结在肠间,而胃火自盛也。先以小承气汤少少与之,和胃中之火,令小安后,以前药增至一升,去肠中之结。既用小承气矣?而又减去分数,接续投之,以脉弱之胃,其禀素虚,而为日又未久也。

张璐曰:此段之能食、不能食,全与辨风寒强弱无涉。言能食者,不可以为胃强而轻下;不能食者,不可以为胃中有燥屎而轻下也。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注】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外证欲解而脉不实,尚未可攻也。若其人身重,热困于体也;短气而喘,热壅于上也;腹满潮热,热聚于中也,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已□,热结于下也,斯为外邪已解,内实已成,始可攻之,主以大承气汤可也。若汗出,微发热恶寒者,则外犹未解也,其热不潮者,里犹未实也,不可与承气汤。即有里急、腹大满、不通等证,亦只宜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盖以脉迟故也。

【集注】

方有执曰:潮热,阳明王于申酉戌,故热作于此时,如潮之有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脾主四肢而胃为之合,胃中燥实而蒸蒸腾达于四肢,故曰:大便已□也。

林澜曰:此节辨脉迟内结之,或宜大承气攻之,或但可以小承气微和之也。阳明病脉迟证,兼汗出不恶寒,身重短气,腹满而喘,似属可攻。然必有潮热者,为外证已解,里证已具,手足濈然汗出者,为大便已□,主以大承气汤攻之奚疑!若汗出虽多,犹见发热恶寒,则表尚在也,其热不潮,汗亦非手足濈然之汗,安可与承气以攻之乎?即腹大满不通,亦只可与小承气微和,勿令大泄下。此何以故?脉迟便非必下之脉,虽内结亦岂大承气所宜哉!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者,可与大承气汤,不□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注】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者,可与大承气汤,不□者,不可与之也。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哕气,则为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失秽气,此但初头□后必溏,是尚未成□也,不可攻之。攻之必寒气乘虚上逆,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得水则哕,亦由虚寒之气上逆,不能化水而下输也。

若其后所发潮热不退,必是大便再□,但已经下后,所□者无多,只以小承气汤和之可也。故凡服承气汤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此盖仲景戒人不可轻下之意。

【集注】

方有执曰:此以潮热、转失气次第而详言之,以决当下之候也。转失气,反屁出也。

胀满,药寒之过也。哕,亦寒伤胃也。复□而少者,重下故也。末句重致叮咛之意。

喻昌曰:若腹中气仍不转,则不但用大承气大差,即小承气亦差矣。

程知曰:上条曰:外欲解,可攻里。曰:外未解,未可与承气。曰:可与小承气,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此条曰:可与。曰:不可与。曰:乃可攻之,不可攻之。曰:

少与小承气。曰:以小承气和之,慎不可攻。多少商量慎重之意。故惟手足濈然汗出,大便燥□者,始主之以大承气,若小承气,犹是微和胃气之法也。

汪琥曰:转失气,则知其人大便已□,肠胃中燥热之甚,故其气不外宣,时转而下;不转失气,则肠胃中虽有热,而渗孔未至于燥,此但初头□,后必溏也。

阳明病,□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失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注】

阳明病,□语,潮热,脉滑而疾者,是可攻之证脉也。然无濈濈然之汗出,与小便数、大便□燥实等证,则不可骤然攻之,宜先与小承气汤一升试之,若腹中转失秽气,则知肠中燥屎已□,以药少未能遽下,所转下者,但屎之气耳!可更服一升促之,自可下也。若不转失气,则勿更与服,俟明日仍不大便,诊其脉仍滑疾,则更服之。今脉反见微涩,则是里虚无气,不能承送,故为难治,所以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集注】

方有执曰:滑以候食,故为大便□之诊。疾者,属里热也。微者,阳气不充,无以运行。涩者,阴血不足,无以润送。故曰:阳微不可下,无血不可下。此之谓也。

张璐曰:此条脉滑而疾,有□语、潮热,而无□满实证,只宜以小承气汤下之,下之而脉反微涩,证变里虚,故为难治。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按】

赵嗣真曰:『活人书』云:弦者阳也,涩者阴也。阳病见阳脉者生,在仲景脉法中,弦涩属阴不属阳得无疑乎?今观本文内,脉弦者生之「弦」字,当是「滑」字。若是「弦」字,弦为阴之脉,岂有必生之理,惟滑脉为阳,始有生理。滑者通,涩者塞,凡物理皆以通为生,塞为死。玩上条脉滑而疾者小承气主之,脉微涩者,里虚为难治,益见其误。

【注】

伤寒,若吐、若下后,津夜已亡,而表不解,邪因入里,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仍不大便,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者,此乃表邪悉罢,里热渐深也,仍宜大承气汤

,荡尽余邪,以存阴液,自可愈也。若因循失下,以致独语如见鬼状。病势剧者,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惊惕不安,微喘直视,见一切阳亢阴微,孤阳无根据,神明扰乱之象。当此之际,惟诊其脉滑者为实,堪下则生;涩者为虚,难下则死。若病势微者,但见潮热、谵语、不大便之证,而无前神昏等剧者,宜以大承气汤下之。若一服利,即止后服,盖恐其过也。

【按】

循衣摸床,危恶之候也。一以阴气未竭为可治,如太阳中风,火劫变逆,捻衣摸床,小便利者生,不利者死是也。一以阳热之极为可攻,如阳明里热成实,循衣摸床,脉滑者生,涩者死是也。大抵此证,多生于汗、吐、下后,阳气大虚,精神失守。经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虚故四肢扰乱失所倚也,以独参汤救之;汗多者,以参耆汤;厥冷者,以参附汤治之。愈者不少,不可概谓阳极阴竭也。

【集注】

喻昌曰:此条举谵语之势重者为言。而势重之中,复分二等,剧者主死,微者主生,故以大承气汤下之。

程知曰:娄全善治循衣摸床,每以补益得愈,亦因其脉证之不足也。刘守真每以承气治热病,法虽祖于仲景,而其辨证未能如此详悉,故开后人卤莽之端。又曰:喘则气欲上脱,微喘者邪实于内,而又不能大喘也。不识人循衣摸床,心欲绝也;动惕不安,肝欲绝也;微喘,肺欲绝也;直视,肾欲绝也。『内经』所谓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藏府不通,故脉涩者死也。

汪琥曰:日晡所发潮热者,府实燥甚,故当其经气王时发潮热也。独语者,即谵语也。病人自言为谵,独语如见鬼状,乃阳明府实而妄见妄闻,剧者甚也。成注云:热甚昏冒正气,故不识人。循衣摸床者,阳热偏胜而躁动于手也。惕而不安者,胃热冲膈,心神为之不宁也。又胃热甚而气上逆则喘,直视则邪干藏矣。故其生死之机,须于脉候决之。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大便必□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注】

阳明病,本应自汗出,医误以为风邪,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大便必□故也。然无或满、或痛之苦者,以重汗亡津,胃中干燥,故大便□,本无宿食也。则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一日三、四行,今日祗再行,可知大便不久则出。盖小便数少,则津液当还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自出,不须药也。

【集注】

方有执曰:水谷入胃,其精者为津液,粗者成楂滓。水精渗出肠胃之外,清者为津液,浊者外而为汗,下而为小便。故汗与小便过多者,皆能夺乎津液,所以楂滓之为大便者,干燥结□而难出也。然二便者,水谷分行之道路,此通则彼塞,此塞则彼通,小便出少,则津液还停胃中,必大便润而自出也。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注】

此承上条详其义、以明其治也。阳明病,自汗出,或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大便□而无满痛之苦,不可攻之,当待津液还胃,自欲大便,燥屎已至直肠,难出肛门之时,则用煎润窍滋燥,导而利之。或土瓜根宣气通燥;或胆汁清热润燥,皆可为引导法,择而用之可也。

【集注】

成无己曰:津液内竭,肠胃干燥,大便因□,此非结热,故不可攻,宜以润药外治而导引之。

张璐曰:凡系多汗伤津,及屡经汗下不解,或尺中脉迟弱,元气素虚之人,当攻而不可攻者,并宜导法。

程应旄曰:小便自利者,津液未还入胃中,津液内竭而□,故自欲大便,但苦不能出耳。须有此光景时,方可从外导法,渍润其肠,肠润则水流就湿,津液自归还于胃,故不但大便通,而小便亦从内转矣。

引用:《医宗金鉴》大承气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如当调胃承气汤证时,不予调胃清热,则胃热愈实,便成燥屎、腹痛拒按、潮热谵语等等之大承气汤证。当用大承气汤之攻下燥屎法。大黄芒硝攻下热实,枳实厚朴开通滞气也。大黄性寒芒硝性热,枳实性寒厚朴性热,寒热混合,则成圆的运动。以圆运动的原则为下法,此大承气汤之微旨。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发热。日晡发热,乃阳明之燥,其脉当实。宜以大承气汤下之。如不实,仍是荣卫表病,仍宜桂枝汤。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腹满痛阳明燥土伤太阴之阴。发热而汗特别之多,阳明燥土伤少阴之阴。目中不了了,睛不和,阳明燥土伤厥阴之阴。故皆宜急用大承气汤,下燥土之腑阳,以救三阴之脏阴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少阴水负,趺阳土胜为顺。但土气太过,伤及肾阴而口燥咽干,伤及肝阴而利清水,心下痛,口干燥,伤及脾阴而腹胀不大便,皆宜大承气汤下燥土以救脏阴。然乃燥土之事,非少阴阳复之事耳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大黄 四钱 枳实 四钱 厚朴 八钱 芒硝 二钱

治下利心坚者。

胃土燥实,则心下自坚。大承气汤下燥实也。燥热结实于中,则稀水旁流故下利也。

又治下利脉迟滑实者。

迟乃不数之意。气虚脉数,气实则脉不数。滑实者,如鼎水沸腾,重按有力。下利见此,乃肠胃燥实。大承气下其燥实也。

又治下利脉反滑,当又所去者。

宿食结在肠胃,则下利而脉滑。大承气下去宿食,则利止也。

又治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发者。

人身一小宇宙。至其年月日时,病仍复发,是有老积。大承气下其老积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方见前 治腹满不减者

内寒则腹满时减时满。今腹满虽少减,而不足言减。此非内寒,而系内实。当用大承气下其实也。大承气汤下内实,必有腹满痛拒按之证。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方见前 治有宿食,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者。

食宿阻塞,中气不运,故脉涩。故当下之。浮大二字是陪辞。注意反字。然必腹痛无有轻时按之更痛,然后可下。如脉数而滑,为有宿食,下利不欲食,亦有宿食,皆宜下之。滑有沉实之意。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方见前

治痉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齘齿者。

痉病在荣卫,不速汗解,表郁里急,津液胃热,故现以上诸证。大承气下胃热也。此即刚痉。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方见前

治产后便难,呕不能食,病已解,七八日更发热,胃实者。

胃中热实,故病解后又复发热。故宜大承气汤下胃实也。胃实者,有宿食也。产后三病,一曰病痉二曰郁冒三曰便难。皆血去津亏使然。血去津亏,木气疏泄,易于出汗伤风,则病痉。津亏不能养阳,阳气上浮,则郁而昏冒。津亏则大便艰难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方见前

治产后七八日少腹坠痛不大便,烦躁,发热,日晡为甚,食则谵语,夜半即愈,热结膀胱者。

热结在里,故食即谵语,夜半之后,阳气上升,热结得,故愈。大承气下里热也。凡阴液不足,而病阳热之病。皆夜半前重,夜半后轻。夜半前阳气实,夜半后阳气升,升则虚矣。此亦冬至后下阳虚之理。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承气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儒门事亲》大承气汤

《儒门事亲》

大黄(半两) 浓朴(一两) 枳实(一枚,麸炒) 芒硝(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服。以意加减。

引用:《儒门事亲》大承气汤

下载:《儒门事亲》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拼音索引:d
资助中医宝典
方剂功效分类

大承气汤

方剂功效分类

承气汤

方剂功效分类

相关方剂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主治

相关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