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芒硝汤

目录
《退思集类方歌注》柴胡加芒硝汤
《医方论》柴胡加芒硝汤
《伤寒括要》柴胡加芒硝汤
《伤寒论》柴胡加芒硝汤
《伤寒寻源》柴胡加芒硝汤
《医述》柴胡加芒硝汤
《医宗金鉴》柴胡加芒硝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柴胡加芒硝汤
方剂功效分类

《退思集类方歌注》柴胡加芒硝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

治阳明病潮热大便溏,小便利,胸胁满而不去。先服小柴胡一剂乃进。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 人参 生姜(各一两) 半夏(二十铢) 大枣(四枚) 芒硝(二两) 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纳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服。 小柴胡汤和解供,(少阳为半表半里,汗、吐、下皆在所禁,法当和解,此方主之。)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与,少阳百病此为宗。(此和解少阳之主方。柴胡升阳达表,黄芩退热和阴,半夏和胃而通阴阳,参、甘、姜、枣补中气,调营卫,经言“交阴阳者,必和其中”是也。)往来寒热(太阳之寒热,寒时亦热,热时亦寒;少阳之寒热,寒已而热,热已而寒,故曰“往来”;若阳明则但热不寒,以此为别。)胸胁满,(少阳行身之侧,故胸胁苦满。)喜呕心烦(木火上逆,故烦而呕;呕则木火两舒,故喜之也。)或眩聋,(少阳清气不升,故目眩耳聋。)或咳或悸或腹痛,(木邪干肺则咳,犯心则悸,侮脾则腹痛,可见少阳有病,三焦皆不得宁。盖少阳在人身为游部,凡表里经络之罅,皆能随其虚而见之,故有或然之证。)咽干口苦聋目眩,口苦咽干,贴切少阳枢机病。)白胎浓。(舌上白胎,邪在半表半里;若全入里,则焦黄矣。)诸证不必皆全具,杂病风寒俱可庸。(《伤寒论·太阳篇》云

表,(合病一

明,而少阳居其

柴胡以和之,邪

柴胡汤潮热不

入血室如疟状,

成瘀,则肝气与

刺期门法,(期门

血结为有形之证,

桃仁海蛤攻。(按∶

热,颇有奇功,因附

暮则谵语,此证最多

辨莫通融,便坚脉细

曰“纯阴结”。此

热虽结而不甚也

同)头汗知非少

阴阳俱紧,反

亡阳之汗,大有

细,不得谓阴证

沉为里,头汗为

与小柴胡而不疑

气上越之候,若

则不忌。)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柴胡加芒硝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方论》柴胡加芒硝汤

《医方论》

小柴胡汤加芒硝六两

伤寒再传,少阳之症未解,胃中又有实热,故用芒硝以荡其余,较大柴胡为轻减矣。

引用:《医方论》柴胡加芒硝汤

下载:《医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括要》柴胡加芒硝汤

《伤寒括要》

柴胡 黄芩 甘草 人参 生姜 半夏 大枣 芒硝

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症.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解外.后用此汤. 胸胁满.呕而潮热.邪在半表半里.小柴胡汤为的当之剂.但下之失宜.则里邪未尽.非柴胡汤所能疗也.故加芒硝以荡之.

引用:《伤寒括要》柴胡加芒硝汤

下载:《伤寒括要》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论》柴胡加芒硝汤

《伤寒论》

于小柴胡汤方内,加芒硝六两,余依前法。服不解,更服。

引用:《伤寒论》柴胡加芒硝汤方

下载:《伤寒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伤寒寻源》柴胡加芒硝汤

《伤寒寻源》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 甘草(炙) 人参 生姜(各一两切) 半夏(二十铢洗) 大枣(四枚) 芒硝(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纳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服.

小柴胡汤原方加芒硝.而分两较轻.盖潮热固为内热之候.但其人业已微利.是里气已通.

特因下不如法.故府邪未解.则无取大柴胡之峻攻.其柴胡证之未罢者.亦已先用小柴胡汤以解外.此更无须柴胡之全剂.故复减约其分两.而但加芒硝以微通其滞.此剂之最轻者.张令韶谓当用大柴胡汤加芒硝.与经旨大悖矣.

徐灵胎曰.大柴胡汤加大黄枳实.乃合用小承气也.此加芒硝.乃合用调胃承气也.皆少阳阳明同治之方.

引用:《伤寒寻源》柴胡加芒硝汤

下载:《伤寒寻源》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述》柴胡加芒硝汤

《医述》

大柴胡汤,加大黄、实,乃合用小承气也;此加芒硝,乃合用调胃承气也。皆少阳、阳明同治之方。(《伤寒类方》)

引用:《医述》柴胡加芒硝汤

下载:《医述》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宗金鉴》柴胡加芒硝汤

《医宗金鉴》

于小柴胡汤方内,加芒硝六两,余据前法服,不解更服。

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盒饭□,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互其义,以详其治也。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药下其热。但上条潮热之热,热在表里,当大便不□;此条□语之热,热归胃府,法当大便□。若小便利者,大盒饭□,今大便不□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为医以丸

药下之之利,非其治也。如未经丸药下之,自下利者,则为内虚,内虚之利,脉当微弱而厥,今反和而不微厥,此为内实有热,非内虚有寒也,虽下利乃热利也。仍当下其热,故以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注】

伤寒之邪,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此传经之次第也。今伤寒三日,三阳表邪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当不能食而呕,今反能食而不呕者此为里和,三阴不受邪也。然此乃『内经』以其大概而言,究不可以日数拘也。

【集注】

成无己曰:表邪传里,里不和则不能食而呕,今反能食而不呕,是邪不传阴,但在阳也。

方有执曰:阳以表言,阴以里言,能食不呕,里气和而胃气回,阴不受邪可知矣。

汪琥曰:邪在少阳,原呕不能食,今反能食而不呕,可征里气之和,而少阳之邪自解也。里既和而少阳之邪解,则其不传三阴,断断可必,故云: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注】

伤寒六、七日,邪欲入里之时也。无大热,表热微也。躁烦者,里热盛也。此为阳去入阴也。阳去入阴者,谓阳邪去表入里,传于三阴也。

【集注】

成无己曰:内热为烦。谓心中郁烦也;外热为躁,谓身外热躁也。内热为有根之火,故但烦不躁,乃先烦后躁者,皆可治;外热为无根之火,故但躁不烦,及先躁后烦者,皆不可治。

方有执曰:去,往也。言表邪去而入于里,所以外无他热,而内则烦躁也。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下满,如结胸状,□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注】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表病也。若经水不来,热必无由传于血室,今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后,脉迟热除,身凉似乎表欲解矣。若复见胸□下满,如结胸状,□语之证,则知非表解入里,乃表邪之热因经水适来,乘虚而入于血室也,法当刺期门。期门为肝之穴,肝为藏血之所,今邪入血室,故刺期门,随其血分实热而泻之也。

【集注】

方有执曰:血室,为荣血停留之所,经血集会之处,即冲脉所谓血是也。其脉起于气冲,并少阴之经,夹上行至胸中而散,故热入而病作,其证则如是也。期门二穴在不容两傍,各去同身寸之一寸五分,肝之募也。肝纳血,故刺期门,所以泻血分之实热也。

汪琥曰:邪传少阳,热入血室,故作□语等证。仲景恐人误认为阳明府实证,轻用三承气以伐胃气,故特出一刺期门法以疗之。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注】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血与热抟,其血必结。然虽结而无胸□满,如结胸□语等证,是为结而未实也。尚有如疟状之寒热,发作有时,乃为邪在少阳,半表半里也。故用小柴胡汤以和表里,热自解也。

【集注】

方有执曰:前经水适来者,因热入血室,血出而热遂遗也。此适断者,热乘血来而遂入之,与后血相抟,俱留而不出,故曰其血必结也。

程知曰:前证经水来,而胸□满结□语,是邪实于藏也,故用刺以泻之。此证因血结而寒热如疟,是邪发于经也,故用小柴胡汤和之。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语,如见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注】

上二条,发明风邪热入血室之证;此条发明寒邪热入血室之证。妇人伤寒,发热无汗,经水适来,则必热入血室。故昼则明了,知邪不在阳也;暮则□语,如见鬼状者,是为邪在阴也。无犯胃气及上二焦者,通谓三焦也。盖禁人汗、吐、下三法,皆不可轻用,当俟其经行,必热随血去而愈也。

【集注】

方有执曰:必自愈者,言俟其经行血下,则邪热得以随血而俱出,犹之鼻衄红汗,故自愈也。盖警人勿妄攻,以致变乱之意。

林澜曰:伤寒发热者,寒已成热也。经水适来、则血室空虚,邪热乘虚入于血室。若昼日谵语,为邪客于府与阳争也。此昼日明了,暮则□语如见鬼状者。是邪不入府,而入于血室与阴争也。阳盛□语宜下,此不可下者,犯胃气也。彼热入血结寒热者,与小柴胡汤散邪发汗;此虽热入血室,而不留结,不可与发汗药、犯其上焦也。若热入胸□满如结胸者,可刺期门;此虽热入血室而无满结。不可刺期门,以犯其中焦也。必自愈者,以经行则热随血去,血下则邪热悉除而愈矣。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一云:藏府相连,其病必下,□膈中痛〕,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注】

此详申上三条,妇人中风、伤寒,经水适来过多,以致血弱气尽,腠理不密,邪热之气乘虚入于血室,邪与正相抟,结于少阳之界,故邪结于□下也。邪正相争,争于阳则热,争于阴则寒,故往来寒热也;争已必衰,衰则止,故休作有时也;少阳病已入半里,将近厥阴,故默默不欲饮食也;少阳胆与厥阴肝相为表里,故曰:藏府相连也。少阳之脉,下胸中,循□表;厥阳之脉,抵少腹,循□里,故其痛必及于□下也。

少阳之邪,从胸而下□,因胸而病及于□,故曰:邪高痛下也。邪从胸循□入里,里气上拒,故使呕也。仲景重出此条,仍主之以小柴胡汤者,使知法不外少阳,不必另从厥阴血室中求治也。

【集注】

喻昌曰:四条皆互文见意也。一云:经水适来,一云:经水适断。一云: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一云: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一云:胸□下满,一云: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下。一云:如结胸状,一云:邪高痛下。一云:□语。一云:昼日明了,暮则□语如见鬼状。一云:如疟状,一云:往来寒热休作有时。一云:刺期门,一云:用小柴胡汤。一云:毌犯胃气及上二焦。皆互文以明大意,而自为注脚也。学者试因此而细绎全书,思过半矣。「如结胸状」四字,仲景当恐形容不尽,重以藏府相连,邪高痛下之语,畅发病情。盖血室者冲脉也,下居腹内,厥阴肝之所主也。而少阳之胆与肝相连,府邪在上,藏邪在下,,胃口逼处二邪之界,所以默默不欲饮食,而但喜呕耳。期门者。肝之募也,随其实而泻之,泻肝之实也,又刺期门之注脚也。小柴胡汤,治少阳之正法也。毋犯胃气及上二焦,则舍期门、小柴胡汤

,更无他法矣。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衍文,已见太阳中篇半夏泻心汤条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注】

寅、卯、辰、木旺之时也。经云: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故少阳之病,每乘气旺之时而解,经气之复,理固然也。

【集注】

魏荔彤曰:病在少阳,乘其正旺,如法治之,何病不已。

音切少去声涩音色嗢乙骨切腠音凑

引用:《医宗金鉴》柴胡加芒硝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柴胡加芒硝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于小柴胡汤内加芒硝

少阳经病多日,胸胁满而呕,潮热微利。潮热为胃家实热,当先用小柴胡以解少阳经病,复以柴胡汤加芒硝,以滑泻胃家实热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柴胡加芒硝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拼音索引:c
资助中医宝典
方剂功效分类

芒硝汤

方剂功效分类

柴胡

方剂功效分类

芒硝

方剂功效分类

相关方剂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主治

相关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