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散
- 目录
- 《备急千金要方》苍耳散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苍耳散
- 《汤头歌诀》苍耳散
- 《医方考》苍耳散
- 《医方论》苍耳散
- 《冯氏锦囊秘录》苍耳散
- 《重订严氏济生方》苍耳散
- 《赤水玄珠》苍耳散
- 《证治宝鉴》苍耳散
- 《济生》苍耳散
- 《证治宝鉴》苍耳散
- 《古今医鉴》苍耳散
- 《圣济总录》苍耳散
- 《普济方》苍耳散
- 《仁存方》苍耳散
- 《普济方》苍耳散
- 《圣济总录》苍耳散
《备急千金要方》苍耳散

治诸风方。当以五月五日午时干地刈取苍耳叶,洗曝燥捣下筛,酒若浆服一方寸匕,日三。作散,若吐逆可蜜为丸,服十丸,准前计一方寸匕数也。风轻易治者,日再服。若身体有风处皆作粟肌出,或如麻豆粒,此皆为风毒出也。可以铍针刺溃去之,皆黄汁,出尽乃止。五月五日多取阴干之,着大瓮中,稍取用之。此草辟恶。若欲看病省疾者,便服之,令人无所畏。若时气不和,举家服之。若病胃胀满、心闷发热即服之,并杀三虫。肠痔,能进食,一周年服之佳,七月七、九月九皆可采用。
荆沥 竹沥(各五升) 枸杞根白皮 麦冬(各一升) 香豉(三合) 人参 茯苓 栀子仁 黄芩 川芎 桂心 细辛 杏仁 防风 白藓皮(各二两) 生姜 石膏 甘草(各三两)
上十八味 咀,以水二斗,和竹沥、荆沥煮取三升,分四服,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凡五剂间三日服一剂。(一用防己三两)
治虚热恍惚惊邪恐惧方∶
荆沥(三升) 竹沥(三升) 香豉(三合) 牛黄(十八铢) 麦冬 人参(各三两)升麻 铁精(各一两) 天冬 龙齿 茯苓 栀子(各二两)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苍耳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苍耳散
《汤头歌诀》苍耳散

(陈无择)中用薄荷,辛夷白芷四般和。葱茶调服疏肝肺,清升浊降鼻渊瘥。〔苍耳子(炒)二钱半,薄荷、辛夷各五钱,白芷一两,末服。凡头面之疾,皆由清阳不升,浊阴逆上所致。浊气上烁于脑,则鼻流浊涕为渊。数药升阳通窍,除湿散风,故治之也。〕
引用:《汤头歌诀》苍耳散
下载:《汤头歌诀》chm电子书
《医方考》苍耳散

白芷(一两) 辛夷仁 苍耳子(炒,各二钱五分) 薄荷(五钱)
共为末,食后葱汤下二钱。
鼻渊者,此方主之。
鼻流浊涕不止者,名曰鼻渊。乃风热在脑,伤其脑气,脑气不固,而液自渗泄也,此方四件皆辛凉之品,辛可以驱风,凉可以散热。其气轻清,可使透于巅顶。巅顶气清。则脑液自固,鼻渊可得而治矣。
引用:《医方考》苍耳散
下载:《医方考》chm电子书
《医方论》苍耳散
《冯氏锦囊秘录》苍耳散

治鼻流浊涕不止,名曰鼻渊。
辛荑仁 苍耳子 香白芷 薄荷叶 为末,每服二钱,葱茶清,食远调下。
鼻衄不止,用乳发烧灰存性,细研水服,并吹鼻中。又方,用白芨末,新汲水调服。
又法,用湿纸数十层,安顶中,以火熨之,纸干立止。又法,以线扎中指中节,左孔出血,扎左指,右孔扎右,两孔出,俱扎。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苍耳散

- 《重订严氏济生方》苍耳散
- 《赤水玄珠》苍耳散
- 《证治宝鉴》苍耳散
- 《济生》苍耳散
- 《证治宝鉴》苍耳散
- 《古今医鉴》苍耳散
- 《圣济总录》苍耳散
- 《普济方》苍耳散
- 《仁存方》苍耳散
- 《普济方》苍耳散
- 《圣济总录》苍耳散
苍耳散
耳散
苍耳
耳
- 耳
- 呆耳
- 地耳
- 耳方
- 耳实
- 木耳
- 桑耳
- 石耳
- 鼠耳
- 银耳
- 拌银耳
- 聪耳汤
- 地耳草
- 耳聋方
- 耳脓方
- 佛耳草
- 菇耳茶
- 黑木耳
- 虎耳草
- 木耳灰
- 木耳粥
- 脓耳方
- 泡银耳
- 塞耳丹
- 三耳汤
- 桑耳粥
- 双耳汤
- 豚耳草
- 枲耳实
- 羊耳朵
- 杨庐耳
- 银耳羹
- 银耳粥
- 治耳方
- 炖黑木耳
- 黑木耳糖
- 清汤银耳
- 银耳白肺
- 银耳蚕蛹
- 银耳鸡汤
- 圆椒木耳
- 治耳闭方
- 治耳底方
- 治耳鸣方
- 百合银耳羹
- 炒鸡茸银耳
- 聪耳益气汤
- 炖白木耳肉
- 耳猝聋闭方
- 耳内流脓方
- 鸽蛋烩银耳
- 固本耳聪丸
- 木耳当归汤
- 木耳桂圆汤
- 木耳红糖饮
- 木耳红枣酱
- 木耳肉片汤
- 桑耳糯米粥
- 柿饼木耳羹
- 头耳诸疮方
- 仙耳强身晶
- 绣球黑木耳
- 益寿银耳汤
- 银耳杜仲羹
- 银耳化液汤
- 银耳氽鸡片
- 银耳乌龙汤
- 诸虫入耳方
- 耳聋开窍奇方
- 枸杞子炖银耳
- 黄芪银耳炖鸡
- 耳中脓水不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