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丸

目录
《妇人大全良方》八味丸
《仁术便览》八味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八味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八味丸
《是斋百一选方》八味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味丸
《医方考》八味丸
《医方考》八味丸
《医方考》八味丸
《虚损启微》八味丸
《外科理例》八味丸
《医述》八味丸
《寿亲养老新书》八味丸
《肘后方》八味丸
《魏氏家藏方》八味丸
《普济方》八味丸
《寿亲养老》八味丸
方剂功效分类

《妇人大全良方》八味丸

《妇人大全良方》

治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以脬系了戾不得溺,故致此病,名转脬。

但利小便则愈,以此药有茯苓故也。(此药虽局中有卖,除非自合方有效)

熟地黄(八两) 山药 山茱萸(去,各四两) 附子(炮) 桂心(各二两) 牡丹皮(去心) 茯苓(去皮) 泽泻(各三两)

上为末,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下。

引用:《妇人大全良方》八味丸

下载:《妇人大全良方》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仁术便览》八味丸

《仁术便览》

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旋弱,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痿黄,或黧黑。及虚劳不足渴欲饮水,腰重疼痛小腹急痛小便不利

熟地(拣,肥大,酒洗,八两) 泽泻(去毛) 牡丹皮(去心) 白茯苓(去皮。各三两) 山茱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或空心淡盐汤下,妇人淡汤下。

按∶六味地黄丸专补左尺肾水之药。八味丸既补左尺肾水,兼补右尺相火之药。少年水亏火旺,宜服六味地黄丸。老年水火俱亏,宜服八味丸。况老年肾脏真水既虚,邪水乘之而为湿热,以作腰痛,足痿,痰唾,消渴小便不禁,淋闭等记,非附之温散而能治之乎。

引用:《仁术便览》八味丸

下载:《仁术便览》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八味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治少阴肾经港脚入腹,小腹不仁,上气喘急呕吐自汗。此证最急,以肾乘心,水克火,死不旋踵。

丹皮 泽泻 茯苓(各三两) 附子(炮去皮) 桂心(各二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熟地黄(八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米汤食前任下。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八味丸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八味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治消渴小便多,以饮水一斗,利小便反倍之。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桂心 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熟地黄(八两)

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汤下,食前服。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八味丸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八味丸

《是斋百一选方》

治小儿骨弱,至七、八岁不能行立者,只服八味丸一料自愈,功在泽泻

引用:《是斋百一选方》八味丸

下载:《是斋百一选方》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味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色黧 饮食。又治香港脚上冲,少腹不仁,及虚劳不足,渴欲饮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或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转小便不通,并宜服之。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各三两) 熟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附 子(炮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五丸,温酒下,空心,食前,日二服。

久服壮元阳益精髓活血驻颜,强志轻身。

引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味丸

下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方考》八味丸

《医方考》

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肉 山药(各四两) 白茯苓 牡丹皮 泽泻(各三两) 肉桂(炮)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

渴而未消者,此方主之。

此即前方六味地黄丸加附子、桂也。渴而未消,谓其人多渴,喜得饮,不若消渴之求饮无厌也。此为心肾不交,水不足以济火,故令亡液口干。乃是阴无阳而不升,阳无阴而不降,水下火上,不相既济耳。故用肉桂、附子之辛热壮其少火,用六味地黄丸益其真阴。真阴益则阳可降。少火壮则阴自生。故灶底加薪,枯笼蒸溽,槁禾得雨,生意维新,惟明者知之,昧者鲜不以为迂也。昔汉武帝病渴,张仲景为处此方,至圣玄关,今犹可想。

引用:《医方考》八味丸

下载:《医方考》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方考》八味丸

《医方考》

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去核) 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 泽泻(各三两)肉桂(炒) 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

肾间水火俱虚,小便不调者,此方主之。

肾具水火,主二便,而司开阖。肾间之水竭,则火独治,能阖而不能开,令人病小便不出。肾间之火熄,则水独治,能开而不能阖,令人小便不禁。是方也,以附子、肉桂之温热益其火。以熟地、山萸之濡润壮其水。火欲实,则丹皮、泽泻之酸咸者可以收而泻之。水欲实,则茯苓、山药之甘淡者可以制而渗之。水火既济,则开阖治矣。正考见虚损劳瘵门、渴门。

引用:《医方考》八味丸

下载:《医方考》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方考》八味丸

《医方考》

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去核) 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去木) 白茯苓 泽泻(各三两) 附

入房太甚,宗筋纵驰,阴痿者,此方主之。

肾,坎也。一阳居于二阴为坎,故肾中有命门之火焉。凡人入房甚而阴事作强不已者,水衰而火独治也。阴事柔痿不举者,水衰而火亦败也。丹溪曰∶天非此火不足以生万物,人非此火不能以有生,之何而可以无火乎?是方也,附子、肉桂,味浓而辛热,味浓则能入阴,辛热则能益火,故能入少阴而益命门之火。熟地黄、山茱萸,味浓而质润,味浓则能养阴,质润则能壮水,故能滋少阴而壮坎中之水。水欲实,则泽泻、丹皮之咸酸,可以引而泻之。水欲实,则山药、茯苓之甘淡,可以渗而制之。水火得其养,则肾官不弱,命门不败,而作强之官得其职矣。

引用:《医方考》八味丸

下载:《医方考》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虚损启微》八味丸

《虚损启微》

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下元冷惫疼痛等症,王太仆先生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此谓也。即前六味地黄丸,加肉桂、制附子各一两。

引用:《虚损启微》八味丸(崔氏)

下载:《虚损启微》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外科理例》八味丸

《外科理例》

治命门火衰。不能上生脾土。致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食不化。日渐消瘦。及虚劳。饮水。腰肿痛疼。小腹不利。及肾气虚寒。脐腹作痛。夜多漩溺。脚膝无力。肢体倦怠。即肾气丸每料加肉桂一两。附子一两。每日用新童便数碗浸五六日。切作四块。再如前浸数日。以纸包裹。水湿纸炮半日。出去皮脐尖。切作大片。如有白星。再用火炙。以无为度。

引用:《外科理例》八味丸

下载:《外科理例》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功效分类

《医述》八味丸

《医述》

生人之禀赋不齐,阴阳各有偏胜,药为补偏救弊而设。六味加桂、附,治相火不足,真阳衰惫。王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尺脉弱者宜之。桂、附易知、名阴八味,治阴虚火动,骨痿精枯。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尺脉旺者宜之。(《怡堂散记》)

匮》用八味丸治香港脚上入少腹不仁者。香港脚,即阴气;少腹不仁,即攻心之渐。故用之以驱逐阴邪也。其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则因过劳其肾阴,气逆于少腹,阻遏膀胱之气化,小便不能通利,故用之以收摄肾气也。其短气有微饮者,饮亦阴类,阻其胸中之阳,自致短气,故用之引饮下出以安胸中也。消渴病,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此肾气不能摄水,小便恣出,源泉有立竭之势,故急用以逆折其水也。夫肾水下趋之消,肾气不上升之渴,非用此以蛰护封藏,蒸动水气,曷从治哉!(喻嘉言)

引用:《医述》八味丸

下载:《医述》chm电子书 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方剂拼音索引:b
资助中医宝典
方剂功效分类

八味丸

方剂功效分类

相关方剂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主治

相关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