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地黄丸

目录
《中国药典》明目地黄丸
《万病回春》明目地黄丸
《审视瑶函》明目地黄丸
《医学心悟》明目地黄丸
《医略六书》明目地黄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明目地黄丸
《医学心悟》明目地黄丸
方剂功效分类

《中国药典》:明目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枸杞子60g 菊花60g 当归60g 白芍60g 蒺藜60g 石决明(煅)80g

【性状】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先甜而后苦、涩。

【炮制】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方剂功效分类

《万病回春》卷五:明目地黄丸

【处方】怀生地(酒洗)熟地各120克 知母(盐水炒)黄柏(酒炒)各60克 菟丝子(酒制)独活各30克 甘枸杞60克 川牛膝(酒洗)90克 沙苑蒺藜(炒)9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生精养血补肾益肝,祛风明目,治翳膜遮睛,羞涩多泪,及暴赤热眼。

【用法用量】每服80丸,夏月用淡盐汤下,余月酒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方剂功效分类

《审视瑶函》卷五:明目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焙干)120克 生地黄(酒洗)山药 泽泻茱萸(去核,酒洗)牡丹皮(酒洗)柴胡 茯神(乳蒸,晒干)当归身(酒洗)五味子(烘干)各6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萝卜

【摘录】《审视瑶函》卷五

方剂功效分类

《医学心悟》卷四:明目地黄丸

【处方】生地(酒洗)500克 牛膝60克 麦冬180克 当归150克 枸杞子90克

【制法】上药研末,用甘菊花180克熬膏,和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内障,隐涩羞明,细小沉陷。

【用法用量】每服9克,开水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方剂功效分类

《医略六书》卷二十一:明目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150克 萸肉60克 泽泻30克 丹皮45克 茯苓60克(去木)山药90克(炒)当归60克 川芎30克 麦冬90克(去心)石斛90克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

【功能主治】补肾滋阴,养肝明目。治肝肾不足,两目昏暗,脉虚者。

【用法用量】每次9克,用开水送下。

【备注】方中熟地、萸肉补肾养肝;山药补脾益真阴;丹皮凉血退阴火,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茯苓、泽泻渗利湿热;麦冬、石斛滋阴润燥。配合成方,共奏补肾滋阴,养肝明目之功。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一

方剂功效分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明目地黄丸

【处方】熟地240克 茯苓 牡丹皮(酒炒)各90克 泽泻(盐酒炒)90克 怀山药(炒)120克 山茱萸肉(酒炒)120克 白芍药(炒)白菊花 当归 枸杞子 白蒺藜(炒)各90克 石决明120克

【制法】共研细粉,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视物模糊,目涩羞明。

【用法用量】每服9克,淡盐汤送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

方剂拼音索引:m
打赏中医宝典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功效分类

地黄丸

方剂功效分类

地黄丸 知识

方剂功效分类

地黄

方剂功效分类

地黄 知识

方剂功效分类

相关方剂

方剂功效分类

方剂主治

相关中药

拼音:M 相关医书